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改革 > 兰考县积极探索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兰考县积极探索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17 17:04:28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索出一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兰考模式,兰考县通过实施干部下基层、强校带弱校、名师送优教三项工程,为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质量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等提供帮扶指导,形成合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共生,实现县域内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目标。

  

  一、落实任务,实施干部“六包”下基层

  

  兰考县教体局9名班子成员联系16个乡镇(街道)中心校,100名干部职工联系230所中小学校,通过联校发挥班子成员的岗位、政策、组织优势,将局党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到位;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学校,做好乡村学校和教体局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学校的整体实力得到改善和提升。活动开展两个月以来,干部为学校解决困难55个,办实事122件。

  

  二、精准对接,实施强校“六带”带弱校

  

  兰考县的兰阳、桐乡、惠安三个街道办事处学校和局属学校分包基层乡镇,以“1+X”模式分区精准对接农村学校,组建“乡村振兴教育工作队”开展支教,每批100名左右,分区精准对接农村学校、班级、教师,开展脱岗支教,入学校“师徒结对”送教学经验,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品质教研的提升、校园文化的打造三大课题为着力点,采用“浸润式”带教,实现“强帮弱、快拉慢”;郑州工商学院兰考校区、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分别结对一到两个乡镇,开展思政教育帮扶活动。

  

  强校与弱校结成共建学校后,积极对接,从六个方面切实带动弱校发展:带管理制度建设。强校组成专家团队,在充分摸清实情的基础上,指导共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带教师队伍建设。强校派出中层正职管理人员到共建学校担任挂职副校长、中层副职担任挂职中层正职,指导共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校园文化建设。共建学校校长定期列席强校校长办公会及业务会议,学习强校管理模式和教育管理思想,尽快掌握强校成熟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带教师技能建设。以强校为基础进行“备课、教案”改革,探索“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新模式,学科组做好三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优秀微型课”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带评课体系建设。强校安排专人指导评课工作,突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带硬件设施建设。强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上的优势,在办学条件提升方面为共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强校帮助所包学校办实事66件。

  

  三、助力乡村,实施名师“六送”送优教

  

  兰考县从兰阳、桐乡、惠安三个街道办事处学校和局属学校教师队伍中遴选100名思想优秀、经验丰富的名师,组建“乡村振兴教育工作队”,分区精准对接农村学校、班级、教师,分配到偏远乡镇班级中,承担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与当地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参加集中培训、专题研修、跟岗学习,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学习笔记和培训经验分享等。摸底排查,实施“三个三”工程:为支教学校做3节优质示范课展示,组织3次教育研讨会,联系好支教学校成长教师的3次跟岗学习。脱岗支教开展“六送”活动:入学校“师徒结对”送教学经验;进班级担班主任送管理方法;上讲台一线教学送优质课堂;立课题资源共享送项目研究;抓美育突破送课程体系;访家庭理顺思想送教育关爱。

  

  四、保障有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兰考县教体局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统筹管理;乡镇(街道)、局属学校建立“强校、名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分工协作;制定严格的考核激励措施,催生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由“过程+结果”质量组成,过程由“规定项目+特色项目”组成,结果由“管理+质量”组成,按所得总分确定支教人员考核等次,设置“振兴乡村教育管理先进单位”;被评为优秀名师的,教体局将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对优秀者全县通报表扬;支教考核定为合格等次以上的,在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作为主要加分项;考核优秀者作为学校后备干部。

  

  (兰考县教体局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07-15/218327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