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以来,合肥市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教育教学视导等方面出实招、强推进,取得显著成绩。为深入了解示范区一年来建设情况,总结建设经验,把脉实施问题,推动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合肥市教育局成立以王勇副局长和谢华国总经济师为组长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以张红贵、叶传平、陈明杰、张勇健、鲁先法为组长的五个调研工作组,于2021年7月6至9日对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学年度调研。
第一调研工作组成员在合肥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红贵带领下,实地调研了肥东一中、肥东二中、世界外国语学校、合肥剑桥学校、新康中学、八一学校的学年度“双新”实施情况。调研组按照市教育局“力求全覆盖,推动全实施”的工作目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组织座谈、翻阅资料等措施,比较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到六所学校的工作实际。一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学校的深入推进,六校的“双新”工作布局已搭建出框架,有些具体工作已经初具实质性成果。六校的16项制度基本健全,大多数学校已有意识、有计划地开设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多元课程,部分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建构富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在各校16项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双新”建设整体推进稳步前行,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基本理念有所了解,能在实施过程中大胆尝试,各校的新课程实施已初见其形。但因六所学校校情不同,包括课程建设基础、师资力量、学生生源、学校资源配置、共同体所在组团现状等参差不齐,“双新”建设推动的力度和程度也有所差异。另外,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也了解到各校领导和教师身上的压力较大,困难和困惑并存。
第二调研工作组成员在市教科院院长叶传平带领下,实地调研了肥西中学、肥西农兴中学、合肥一中、合肥32中、高升学校、卓越中学、滨湖寿春中学等七所学校。这七所被调研学校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合肥一中为“双新”建设国家级示范校,肥西农兴中学为观察校,肥西中学和合肥32中为公办学校,剩下三所为民办学校,其中,滨湖寿春中学办学基础条件较好。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文本材料、面对面座谈等形式,调研组一行充分了解到:“双新”建设实施一年来,在市教育局教科院的强力推动下,七所学校虽然校情不同,在课程建设基础、师资力量及稳定度、生源基础、学校资源配置、共同体所在组团等方面有差异,在认识理解程度、推动力度方面有所不同,但“双新”工作均已基本构建出框架,有了较为明显的实施成效。从校际的施行效果来看,公办学校要好于民办学校,示范校要优于一般校,但学校的生源基础、硬件条件并不是“双新”建设工作推进的决定条件,肥西农兴中学就是一个典例。从推进的路径来看,各校主要采取内外培训、文本落实、会议传达等形式来推进“双新”工作,鲜有通过项目化形式来推进。从推进的症结看,调研组成员发现,学校管理层的认识高度、推进决心、专业水平是本轮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管理层是否将课改和分数视为矛盾,是否将生源和师资薄弱作为挡箭牌对“双新”工作有效推进影响很大。
第三调研工作组成员在市教科院副院长陈明杰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翻阅资料、组织座谈等形式完成了对长丰一中、北城中学、合肥六中、合肥三中、皖智中学、中汇实验学校、新华公学等七所学校的调研工作。七所学校在总结汇报中均表达了对“双新”推进实施的高度重视,在工作目标、条件保障、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等角度均能够清晰阐述,也基本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校均能够制定课程建设及管理方案,多所学校制定了学科实施方案,并能够与大单元教学设计推进有机结合。在新的育人理念下,多所学校对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如合肥六中构建了“一基双翼六维”的课程体系,皖智中学“三学四环”课堂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北城中学开发了“三度”课程体系,新华公学“五环三阶”教学法不断推进实施,并与大单元教学模式相契合,长丰一中构建并完善“四自”课程体系,体育选课走班教学是其亮点。各学校均制定了学生发展指导方案,其目标、实施路径比较明晰,合肥六中、长丰一中等学校有具体主题、课时、人员安排,北城中学等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调研组一行对各校综合比较分析中也发现,各校“双新”实施情况差异明显,“双新”示范校、重点校整体较好,非示范校、非重点校工作推进一般,呈现出与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相匹配的特点。
第四调研工作组成员在市教科院副院长张勇健带领下,实地调研了庐江中学、汤池中学、合肥八中、合肥35中、百花中学、大志高中和安生托马斯国际学校等一学年来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面工作的进展。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了各校“双新”工作的总结汇报,实地查看了相关工作场所,翻阅校方各项工作资料,与教师座谈。总体上,各校“双新”工作均已推动并实施。各校均能制定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合肥市属学校课程方案较为完备详细,民办中学和国际学校均根据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和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学情的课程方案。各校均把大单元教学实践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逐步实施。庐江中学大单元课堂教学推进有条不紊;汤池中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组织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格局;合肥35中开展跨学科融合实践,各教研组相互融通,以项目为导引,以主题为纲领,研讨大单元设计,以学生合作探究为形式,实施大单元教学;百花中学作为民办中学,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了一套“引、学、导、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合肥八中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校,进行了四点探索:开展学科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模式由“个人”向“团队”转型,公开课由要“上课”向重“说课”转型,教材研究由“教”研向“学”研转型;按照大单元特点改版教师教案,教案为大单元设计加配套课时设计;通过开设公开课助力大单元教学转型;编写校本作业,开展情境化命题。调研组在总结分析中认为,调研校推进“双新”建设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包括:要加强对于“双新”理论的深度理解、加快完善制度建设和课程设置;进一步健全课程体系,细化落实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提高自主研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动力和能力;改进和优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思路等。
第五调研工作组成员在市教科院副院长鲁先法带领下,先后对巢湖一中、巢湖四中、合肥168中学、烔炀中学、润安公学、锦绣中学和育英高中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座谈等,充分掌握各校“双新”工作学年度推进情况。各校对照调研内容,对一学年以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全面总结,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凝练经验,查找问题,思考对策。各校都制定了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或实施方案,在课程设置、学分认定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有举措。其中,巢湖一中提出了“三三三”德育工作范式和“六环六维”课堂教学范式,形成了“一源头五支流”的“临湖模型”课程体系框架,利用体育选项课在高一年级开展选课走班教学试点;合肥168中学锐意打造以“天地方圆”为目标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烔炀中学利用学校农场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润安公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环境,融入德育、美育和劳育;锦绣中学充分利用校内有限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各校都能主动利用赛研训活动推进大单元教学。大多数学校制定了学生发展指导方案或实施办法,努力构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班会课、报告会、宣传栏等阵地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生活指导、生涯规划指导。
实地调研后,7月9日下午,合肥市教育局还进行了两次集中调研。调研一组成员在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勇的组织下,在合肥四中集中听取合肥四中、合肥五中、合肥十中、合肥 11 中、合肥 28 中、庐阳高中、合工大附中、中科大附中等八所普通高中“双新”建设推进工作汇报并查阅资料、互动交流。调研二组成员在市教育局总经济师谢华国的组织下,在合肥七中集中听取了合肥二中、合肥七中、合肥九中、合肥 17 中、合肥小庙中学、合肥高新中加学校等六所普通高中“双新”建设推进工作汇报并现场翻看材料,交流座谈。各校均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学年度调研工作的方案》确定的重点调研内容进行了汇报介绍,让调研组明晰了各校一年来开展“双新”建设工作的实情。调研组成员通过比较发现,从调研形式来看,实地调研比仅看材料听汇报效果要好,可以和学校管理团队及教师代表座谈,从认识理解、施行措施、精神面貌上深入了解学校。当然,如果能够在教学时间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调研将更全面。
在高强度、多方位、全领域的实地调研和集中调研基础上,7月13日上午,各调研组骨干成员齐聚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会议室,就本次视导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汇总和交流,研讨会由合肥市教科院叶传平院长主持,五个调研工作组的代表分别进行阐述。合肥市教育局王勇副局长在总结讲活中指出,本次调研工作很辛苦也很有价值。他对接下来的“双新”推进工作提出几点要求:各调研工作组撰写细致的调研报告,把调研中发现的亮点说清,把发现的问题说透;《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调研记录与评分表》中的特色项不要轻易加分,因为特点不等于特色,特色要能复制推广;各调研组要从调研校中选出经典案例,在7月底举行的校长研修会上作经验分享;下学期课改调研重点是“大练兵、大比武”、学生发展指导全面实施情况、选课走班探索、校内评价改革、命题培训和质量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以及县(市、区)教研部门考核等。这些要求为合肥市“双新”建设工作继续推进提供了路径与方向。
唯进步,不止步!作为示范区的各学校要做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实践者、创新者、引领者,以研究的方式做事,在新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保持与不确定性共舞,在“双新”建设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不断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打造出具有浓郁合肥特色的“双新”建设国家级示范区新样态。(特约通讯员: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