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路径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21 05:29:57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17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申报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2018年,学校水利工程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又成功申报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保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新路径。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先后制定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管理办法》《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一体化招生招工制度》等系列管理办法,涵盖招生、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和考核评价,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制度保障。

  

  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开展供需调研,构建了对接岗位工作的4阶段递进、“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叉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培养机制,让学生在毕业后具有更好的职业岗位胜任力。

  

  共同组建了“名师+工匠”引领、专兼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师团队。校内导师中,有山东省教学名师赵黎;企业导师中,有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李红英,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名师引领、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现代学徒制创新团队。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携手大型国企开展试点

  

  水利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分别与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和中铁十四局集团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双导师合作培养协议,共同设计学徒招生、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岗位培养、师资培养等具体实施方式,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水利工程专业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构建了“双主体、五对接、五融合”的育人平台。通过企业现场锻炼与校内实训室培养,实现“工学交替”。“双师型”团队先后承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小型水库自动监控技术研究》《水利污物处理机的研发》等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团队广泛开展技术合作、质量检测等社会化服务300余项,技术服务收入2500余万元。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连续4年开设 “现代学徒制班”,形成了“公路为主体,辐射高铁与城轨,主要岗位全覆盖,服务全国大交通”的专业特色,构建了“大国企+大交通”“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双投入”的“2大”“4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试点建设成效显著育人实践硕果累累

  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育人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可供借鉴的创新之处。

  第一,基于培育行业工匠(齐鲁工匠、大禹工匠)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两个试点专业分别与两大国有企业合作,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重大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大国企+大基建”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根据校企双方确定的导师遴选条件,学校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名师+工匠”为引领的双导师教学队伍,在校内挑选以省级名师为代表的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导师;合作企业挑选以“蓝领专家”“金牌职工”为代表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技术能手担任学徒导师,打造了“名师+工匠”引领为特色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第三,学校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施方式。水利工程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大型工程项目多、地域分布广,校企间协调难度较大。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远程教学,有效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频繁往返。

  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水利工程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骨干专业,水利工程专业还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优质专业;《“大禹工匠”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被教育部批准为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学校建设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水利协同创新中心和水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节水灌溉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编写了教育部《水利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和《城市防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开展的“水利小屋-1+4+N”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至于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技术水环境治理与监测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7/19/art_11972_1029162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