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坚持把体育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性位置,树牢“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不断加快深化体教融合,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促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统一思想,凝聚体教融合发展共识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市体教融合发展座谈会,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针对体教融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紧迫任务、关键环节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强化与卫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从青少年教育和健康角度思考体育工作,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将不同类别、不同身体特点、不同目标诉求的青少年吸引到的体育序列中来,重视青少年参加体测、体育竞赛等,让体育成为塑造校园精英和校园榜样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掌握体育技能和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培养身体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多措并举,汇聚体教融合发展合力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健康促进工作,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多点发力,疏堵结合,采取措施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为《意见》的全面贯彻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效益。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要求本着“教会、勤练、常赛”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融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大课间活动制度,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二是构建体育特色项目格局。2019年,诸城代表团在潍坊市第二十届运动会上获得总分第一。以此为契机,近几年来诸城进一步完善了市体校训练基地和体育特色项目联盟建设,深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发展,先后向潍坊级以上输送竞技体育人才400多人,获国家级以上冠军89个。诸城一中等14所中小学和开发区明德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获批国家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实验中学等3所中小学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繁华中学等20多所学校获批省市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三是完善训练竞赛机制。每年通过常态举办田径、足球等市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引领全市中小学校均建立相应项目的男女运动队,建立班级、级部、校级、市级“四级”体育联赛竞赛机制,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组织,人人都参与”的全市学校体育工作规划,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四是着力体育中考和学生体质测评。扎实落实好体育中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杠杆和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五是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秩序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诸城一中等21所城区及城区周边学校的体育场地,努力营造良好社会体育锻炼氛围,多维度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社会关注度,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服务日常,激发体教融合发展动力
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近视防控、传染病防控和重污染天气防控等常态工作,从青少年日常“生活圈”抓起,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配套服务,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 一是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大力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理念,以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为重点,深入开展体育进校园和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充分展示青少年团结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不断提高全市青少年对体育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二是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教体系统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校师生和家长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为青少年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时,积极争取市级支持,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由卫健和教体部门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有序稳步推进,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和校医配备,全力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三是扎实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近视防控工作。每年秋季新学期组织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准确掌握全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采取实施“工作清单+鼓励创新”的方法,推动学校形成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近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