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皮尺、年轮分析仪、测高器等工具,四川农大林学院定向班大三学生兰见小兵一大早就跟随凉山州普格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到县里的尖尖山上调查森林生长情况。尽管山路崎岖,但兰见小兵很开心,“既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又能回到家乡在实践中锻炼。”
与兰见小兵一样,今年暑假,四川农大林学院定向班共102名同学回到当地林业局顶岗实习或参加实践项目。这群承蒙党恩的学子,在感受家乡巨变中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铭记党恩奋发图强
这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
“高考成绩下来,本以为上不了重点大学了,没想到老师告诉我,还可以走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我才终于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定向班学生阿力史子说道。
这个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原深度贫困县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18年开始,四川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方式,每年为全省45个原深度贫困县培养1000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录取后,由定向培养院校、定向培养学生、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四方协议。定向生毕业之后,须定向上岗不少于6年。2018年以来,四川农大林学院已招收定向班共3个年级4个班102名学生,其中生源地三州学生96名。
如何培养好这群特殊的学生,四川农大高度重视。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多次来到定向班,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并对学院及相关单位提出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学业上关注、生活上关爱”的工作要求。林学院党政工教团通力配合,着力构建“思想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定向班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践中增才干
“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又要用到学过的专业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了。”正在泸定县林草局实习的定向班学生葛琰在日记中写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边看边用,才能合二为一,下学期回学校要对GIS进行巩固学习。”
“今天学习小金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居然发现在一级保护植物中有一种‘世界上最孤独的植物’独叶草,但老百姓却很少有认识的,我想多学点专业知识,对我们小金县野生保护植物,特别是草类加以识别统计。”定向班学生刘紫琪在日记中写道。
暑期回到家乡的林业部门顶岗实习是定向班学生每年夏天的“重头戏”。在学院领导的专程护送下,定向班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了解当地发展所需,把学习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回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顶岗实习,定向班学生们还可以加入在当地有科研项目的专家教授团队,用更扎实的专业技能服务地方。“我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林学院叶萌教授的盐源县花椒栽培技术团队”,定向班学生沈豪说:“通过学习花椒管护和花椒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方法,让我对家乡花椒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目前,林学院已组建“盐源花椒栽培技术”“三州核桃产业”“森林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团队,为定向班学子精进专业技能保驾护航。
学成之后扎根家乡
“你们生在最好的时代、生在国家最强大的时代,是阿坝州的中坚力量、林草系统的骨干人才,要多思考怎样利用好阿坝的林草资源、如何打造全域旅游,要在学成之后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在阿坝州林草局会议室,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龙宝为定向班阿坝州籍全体学生讲授了题为《汲取精神养分补足精神之钙》的微党课,希望学子们接过接力棒,为早日实现“一州两区三家园”的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邀请行业骨干作报告,让定向班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林业工作做什么、林业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技能有哪些,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道路。近年来,省林草局规划改革发展处处长张革成、省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副处长王毅、凉山州德昌县林草局副局长祝永亮等曾从不同专业层面为学子们指点迷津。
集中参观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会理会议旧址、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家乡一处处红色文化遗址让定向班学子深刻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来到大学,我们不像是离开了家,倒像是时刻依偎在母亲的臂弯之中。这一份份浓浓的关爱,更加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定向班学生阿牛小英表示,要扎实学习技术本领,学成之后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