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肥学院组建16支校级重点实践团队、190支一般团队、300余支社会实践小组,共计5000余名学生赴省内各地农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寻访老党员,聆听“活”党史
党的百年历史是生动的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它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书里,也藏在每个普通共产党员鲜活的人生故事中。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等二级学院团队,以及国家级重点理论宣讲实践团——“青春科艺,红心向党”团队分别前往金寨县、三河镇、岳西县、严店乡、肥西县高店乡、板张集等地开展“寻访老党员”活动。
“1951年,我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雄赳赳气昂昂踏过鸭绿江,这一晃就是70年……” 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振行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教育学院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听得入了神。临别之际,张振行语重心长地对队员们说:“你们要记住,在大学里面,一要锻炼好身体,二要好好学习,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你们是共产党员,要对得起这个身份,多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位老党员对几位新党员的叮嘱,更是一种红色精神的赓续传承。
在庐江县凌安村,合肥学院“强国有我,用爱播种”团队邀请抗美援越退伍老兵王遗长作“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讲座。“我叫王遗长,今年85岁,1960年8月,我从黄屯小学入伍,加入的是海军航空兵,也就是海军中的空军……” 对于年逾古稀的王遗长而言,那段峥嵘岁月依然历历在目。弃文从军,舍家为国,这是王遗长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老党员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坚韧、顽强,也体会到了奉献和坚守,青年一代必将不负嘱托,勇于担当,为国家、为民族矢志奋斗。”同学们纷纷表示。
重走百年路,深入学思悟
实践活动期间,合肥学院“三下乡”团队辗转于省内多个地区,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通过参观纪念馆的方式学习先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调研团队前往金寨县烈士纪念馆、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独山镇六霍起义纪念馆等多个纪念馆,回顾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烈。“战争前线的将士们生活真是艰苦,饭菜里连一点油水都没有,晚上还要挤在大通铺上,盖着单薄的棉被”“马克思主义横跨欧亚大陆来到中国,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出路”“在徐向前元帅的雕像前,我仿佛看到曾经的他运筹帷幄的威武身姿”……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重温了烽火年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战斗历程,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理想信念。
合肥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以及青年科技发展中心组建的“青春科艺 红心向党”理论宣讲实践团队参观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的“乡村发展调研团”参观岳西县河图镇的汪胡氏宗祠,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团队参观了肥西县山南镇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教育学院“青春向党,‘育’你同行”团队金寨小分队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及红军广场,旅游与会展学院团队来到大别山主峰重走红色革命征程……在历史的回眸中,同学们感受到今日的安稳幸福来之不易,而这股扎根于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必将坚定青年学子砥砺前行的步伐。
支教送知识,宣讲走基层
合肥学院组建多个爱心支教团赴省内各地开展支教活动,教唱红色歌曲、播放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组织趣味游戏、开展党史知识有奖竞答、创作“红心向党”绘画作品、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讲座、绘制“庆祝建党100周年”手抄报……队员们“花样百出”,润物无声地在少年的心中埋下红色的种子。
“大哥哥大姐姐们给我们讲课,陪我们做游戏,让我们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一定要努力读书,争取上大学。”六年级学生张思颖兴奋地说。在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中,合肥学院“青春科艺 红心向党”理论宣讲实践团爱心支教组为凤台县丁集镇儿童开设了党史文化课、红歌音乐课、艺术文化课、巧手绘画课等,向小朋友们讲授各类知识。支教结束后支教组队员吴狄感慨道,“希望孩子们能够养成热爱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从小就热爱祖国、心怀理想,成长为一个有爱、有梦想、全面发展的人。”
如今全国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部分地区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疫苗接种工作是重中之重。合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实践团队前往严店乡街道进行防疫宣传,调查当地居民的疫苗注射情况、防疫政策宣讲和个人防护情况等,协助严店乡卫生所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此外,实践团队还前往严店乡中心学校进行防疫宣讲,向小朋友们讲解新冠肺炎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播放钟南山院士的纪录片,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抗“疫”故事。现场,团队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制作手工作品,致敬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人们。小朋友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在口罩上画上了党徽,有的画了一面国旗,还有的画上了钟南山院士的形象……
为民办实事,扮靓新农村
7月中旬,合肥学院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来到庐江县万山镇,为万山镇特色农产品金丝皇菊设计包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其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调研、构思、成本计算、绘图……三天的时间里,队员们共同见证了金丝皇菊包装从无到有的过程。金丝皇菊的“衣服”设计好了,队员们又开始着手制作金丝皇菊的周边文创。大家分工合作,有人绘制文创视觉效果图,有人制作包装效果图,也有人制作文创成品的PPT……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创产品的设计取得了明显成效。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的实践团队在前往柿树岗乡之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地拥有多项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高度重视。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将“非遗”打造成文化名片,并积极寻找合适的继承者传授技艺,薪火相传。实地探寻时,实践团队有幸参与到“非遗”食品蒿子粑粑的制作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共同劳动,既品尝了亲手制作的美味,也感受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基因。调研团队还近距离观看了 “门歌”和“碟子舞”,了解其创作理念及传承情况,深入感受乡土人情。队员们分工明确,撰写调研报告、制作产品宣传图、拍摄剪辑宣传视频,让“非遗”活跃在大众视线,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合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乡村,走上百年红色路,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所见所学切实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青春力量。(特约通讯员:解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