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专栏 > 陕西日报:庆祝2021年教师节专刊

陕西日报:庆祝2021年教师节专刊

发布时间:2021-09-08 11:51:22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日报》2021年9月4日题:教师节专刊

  他们秉承生命至上的追求,让人在无形中多了一份敬仰;他们坚守临床一线、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的背影,是学生心中最深刻的印象;他们总是不惧艰险、逆行出征,他们抢夺生命的战场就是生动的“课堂”。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医师。所谓医师,医者,师也;师者,医也。为医,救死扶伤;为师,教书育人。他们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诊疗工作,还要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医生,为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将诸多临床知识及经验传给后辈。让我们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教师节,走近身边的大医,体悟医者仁心、师者爱心。

  
叶连红 恩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陕西日报》2021年9月4日(记者杨静)题:叶连红 恩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叶连红(右一)带领医护人员查房。

  叶连红是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陕西省医学会妇产学分会主任委员、腔镜外科分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妇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她擅长妇科宫腔镜、腹腔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业内公认的大专家。

  温文尔雅、知性谦逊。这是叶连红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已经走上医院管理岗位的她,每周半天门诊是她最幸福的时光,因为能近距离了解患者诉求,为患者解决难题。

  “作为医生,就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崇高性,叶连红从小就有深刻的认识。

  1989年,叶连红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至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从事临床工作。在职业生涯中,叶连红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主任医师,又从科主任成长为副院长、院党委书记,不论身份如何变化,医者仁心的初心始终没有变。在临床工作中,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待患者,要像对待家人一样。”

  30多年来,她接诊治疗患者达7万余人次,完成手术万余台,抢救重危病人2000余人次,未发生过一例差错。在临床工作中,叶连红有时每天工作12个小时,多次因身体透支晕倒在手术台上。

  “夏恩兰教授是我专业上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她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叶连红说。

  1993年,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夏恩兰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宫腔镜诊治中心,成为我国妇科内镜医学——宫腔镜诊治医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叶连红就是在北京师从夏恩兰教授,同时在西安开展妇科宫腔镜技术临床应用的。

  在夏恩兰教授的鼓励帮助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叶连红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没有治疗间,就自己设计完成;器械的维护和使用,自己亲自动手,并培训所有参与者。经过4年多时间的艰难探索,2000年,她在市级医院率先开展了全套的宫腔镜检查、治疗、手术。她不仅主持完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填补了西安市的一项空白,而且组建了市级第一家全面开展腔镜技术的专业科室。

  为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叶连红远赴国外做访问学者,将微创手术向恶性肿瘤病领域普及。在疑难病情诊治和危重病人抢救方面,她更是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手术美学”的概念,强调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要做到解剖层次准确、血管闭合有效、手术视野干净。叶连红获得“2004年西安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能手”、2005年“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殊荣。

  对待病人,她始终一丝不苟。即使是对待一个常规、简单的病例,手术前,她都要求科室制定非常完善的预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要有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术后,她还将自己当天做过的所有手术步骤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放映”一遍,思考每个手术步骤是否有完善的可能。

  “抢救就是一刹那的事,必须要顶住压力、全力以赴,但还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预案。”叶连红说。

  在业内,叶连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再生育率高,成为大家公认的“独家秘籍”。

  但她并没有将这些“高精尖”技术当成秘不示人的秘方,而是主动在同行间进行推广,耐心细致地手把手带教其他医师。不论是与她共事多年的同事,还是她带教过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她“叶老师”。她把科室的这些年轻人一直都宠溺地称作“孩子”。

  “叶老师是我的恩师和领路人,我就是从她身上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的。”“叶老师把病人当亲人,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同时我也从她那里学会许多做人的美德,比如自律、善良、负责、担当。”谈起恩师叶连红,在她带教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医生们如是说。

  对待学生,叶连红非常严格。叶连红认为,好的传统都必须传承下去,比如住院医生要背患者的病历,她带着大家一起查房的时候就要抽查,同时还会抽考他们对于治疗方案的看法。

  “我会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和学习阶段,一步步安排学习进度,手把手指导。就算我没有手术,我也会坐在手术室内全程观察和指导,直到所有人完成手术,帮助所有新手医生建立信心和提升业务水平。”叶连红说。

  妇科手术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叶连红总是对学生反复强调:“不是切口小就是微创,如果里面损伤过大,伤害到其他脏器,那就成了巨创。”

  谈起叶连红,与她共事多年、情同姐妹的阴道镜专家戴瑜平说:“叶老师总能把我们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跟她在一起工作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张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陕西日报》2021年9月4日(记者张家祯)题:张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张堃(左一)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并没有“老师”称号,但每天都在言传身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即便没有正式授课,但却桃李满天下……他们,就是穿梭在医院的资历深厚的医务工作者们。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张堃从事骨科工作后,便结识了这样两位“恩师”,如今已一晃过去十余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祸、高处坠落后的危重症患者多发骨折,各种疑难损伤的患者增多,而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我们在一些复杂的疑难的骨科疾病治疗方面就遇见了很大的困难。在向国内优秀医者学习,以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教授曾炳芳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教授王满宜。”张堃说。

  曾炳芳和王满宜两位教授多年从事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骨科专家。在与两位教授接触之初,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给张堃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相处过程中,张堃明白,要成为一名创伤骨科专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认真学习、工作的态度,以及一颗为患者设身处地着想的心。

  “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曾炳芳和王满宜两位教授利用各种会议、学术讲座,手把手来西安市红会医院教学,不辞辛劳地给我们帮助和指导,协助我们总结临床经验。在疑难杂症患者的诊疗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规范的手术诊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单是我个人,还有我的团队,都有很大的技术提升,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与两位教授的接触,我们无论是在医德人品上,或是在做学问上,都受益匪浅。”张堃感慨地说。

  曾炳芳和王满宜两位教授虽然和西安远隔千里,但是他们一直心系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团队。有一次,红会医院收治了一位骨损伤非常复杂的重症患者。张堃明白,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救治,患者将落下终身残疾。张堃的团队先进行了积极抢救,等病人病情平稳后,张堃把这位患者的相关资料连夜发给曾炳芳和王满宜两位教授,他们晚上放弃了休息,仔细查看患者的资料,然后又通过电话跟张堃反复沟通和询问,最后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第二天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张堃与曾炳芳、王满宜两位教授分别通话,他们通过视频电话对手术现场进行指导,直到此次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他们才放下心来。“手术花费了几乎一天的时间,两位教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放下自己的手头工作,把我们为患者做治疗当作他们自己的工作,认真、谦虚、热心,把治愈患者定为自己最大的目标,这让我和我的团队非常感动。”张堃动情地说。

  在他们的感召下,张堃带领红会医院的团队培养了一批骨干,使医院的学科建设有了极大的提升。医院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也带动了西北地区创伤骨科事业的发展。

  从医30余年,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张堃在四肢复杂骨折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处理,骨不连、骨缺损、骨感染的治疗,运动损伤、关节韧带损伤重建,髋、膝关节置换,老年骨折、骨质疏松骨折等方向上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勇攀骨创伤的诊疗高峰,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如今,张堃也是一位研究生导师。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同时,他也反复向学生强调,医者德为先。“医疗专家为了患者忘我工作,不计报酬,把患者能顺利康复当作最大的心愿,他们不但是用手在做手术,用脑子在做手术,更是用心在做手术。可以说,用心去为患者治病是一个医生的最高境界。”这是张堃从曾炳芳和王满宜两位教授身上学到的宝贵品质,也是他想教会学生的道理。

  
雷瑗琳老师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

  《陕西日报》2021年9月4日(记者张家祯)题:雷瑗琳老师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

  

  雷瑗琳正在诊疗患者。

  金秋方至,回想起那些曾在三尺讲台上为我们开启知识之门的人,每个人都心存感动与崇敬,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雷瑗琳也不例外。

  “从启蒙老师开始,陪伴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他们那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为师之道。”雷瑗琳回忆起自己的老师们,往事历历在目。

  从强调“学中医不能急,要分阶段学,学好辨证”的西安市中医医院原院长杨震教授,到告诉学生“学中医就要读中医四大经典,才能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路”的老专家曹广顺,从教会雷瑗琳“治学要严谨,一丝不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明君,到师承四年、手把手教学的名中医吉海旺……一路走来,老师们的指导让雷瑗琳迅速成长,独当一面。

  读中医经典,只知其然;跟老师学习,才知其所以然。2018年,在一次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工作中,雷瑗琳成为了吉海旺的徒弟。她一跟师就是四年,吉海旺也成为迄今为止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在吉海旺身上,雷瑗琳看到了他对医生职业的敬畏,学到了他认真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了他高尚的医德。

  在雷瑗琳印象中,吉海旺每次查房都十分认真,查完房后他会立刻翻看患者的病例,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中的任何小问题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吉海旺是中医治疗风湿病方面的专家,他对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都有着独特的经验。

  俗话说,风湿病是“穷人得了富贵病”。风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中,除了遗传因素外,居住、工作环境差,生活压力较大等因素,更容易导致发病,而且该病是慢性病,很难根治,长期治疗导致患者的花费很大。

  “我们一定要把药物和剂量仔细斟酌。”吉海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开处方的过程中,他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把药物种类和剂量适当减少,让患者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疗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以“师带徒”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是中医千年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文化的一种表现。“现在我的处方也走了吉老师的路子,用小方治大病,非到必须‘响鼓重锤’,尽量避免因大剂量用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雷瑗琳说。在从师时不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雷瑗琳被评为西安市首届名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衰学术组成员等,带领团队在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心血管疑难重病上不断探索,尤其在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的中医预防治疗上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实践的过程中,吉海旺不仅教会了雷瑗琳诊疗思路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医德的传承,以老带新,体现了“大医精诚”的服务精神,通过传承使中医药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一次门诊中,一位患者因病情身上有一股异味,周围人都下意识用手捂住口鼻,但是吉海旺全程神情平静,表情自然。诊疗结束后,学生们前去询问吉海旺有没有闻到异味,他认真地说:“我们是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应尊重病人,应普同一等,如果连病人身上的异味都接受不了,怎么普同一等?”

  名师出高徒。一直以来,雷瑗琳牢记老师的教诲,敬畏自己的职业,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把医疗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今,雷瑗琳身为硕士生导师,是医者,也是师者。“欣逢中医盛世,当发奋工作,殚精竭虑,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雷瑗琳在对学生们讲课时,自己老师的教诲也常常萦绕耳旁。

  
宋瑛作为医者,始终谨记恩师的教导

  《陕西日报》2021年9月4日(记者杨静)题:宋瑛作为医者,始终谨记恩师的教导

  

  宋瑛(左三)带领医护人员查房。

  宋瑛是西安高新医院院长、消化内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华医学会西安消化分会主任委员。

  1987年,宋瑛怀揣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本着一颗赤诚之心,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当时的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医生。随后,她又进入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工作,这前前后后一干就是20余年。

  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宋瑛,把医院消化科发展至当时阶段的顶峰,她本人也收获了众多的荣誉。而就在此时,宋瑛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走到了另一条发展道路上——非公医疗机构。

  2015年,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向前发展,但整体还未呈现如今活跃的态势,那时候放下铁饭碗对很多人来说要拿出十分的勇气。

  “我比较喜欢挑战自我,一旦确定目标,就全力以赴。”宋瑛说,“我习惯对自己要求苛刻,几十年从未间断在消化系统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来到西安高新医院后,摆在宋瑛面前的是巨大的挑战,消化内科底子薄弱,在业内还不具有影响力。宋瑛横下心接过担子,带领团队将科室的28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140张,建设面积达1500平方米、具有现代化高精尖设备的内镜中心,并且成立了消化病院,成为陕西省内消化疾病诊治区域中心之一。6年多来,她把消化内科打造成高新医院的新“名片”,并且每年保持开展两到三项前沿新技术研究。

  “一路走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作为医者,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应以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医疗质量为重心,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宋瑛说。

  宋瑛常常告诫年轻医护人员:“人都要生病,将心比心,把患者看作家人,拿出做人的良心去诊治护理,工作就没有做不好的道理。”

  记得2018年除夕前一天,宋瑛接到商洛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的求助电话,患者田女士因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在当地医院经两次内镜下止血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患者虽经大量输血,但仍反复出现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

  随后,患者被紧急转运至西安高新医院,宋瑛带领团队立刻组织抢救。抢救过程一波三折,紧急情况下,宋瑛果断以组织胶封堵喷血血管,进一步输血扩容升压,患者血压终于趋于稳定,面色略显红润,在场的医护人员这才长舒一口气。后经一整夜严密观察,未再有活动性出血征象,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终于得到成功救治。

  “像这类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过程真是‘不抛弃、不放弃’,患者徘徊在生死边缘,医生稍有迟疑可能就会断送患者的生命,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允许一刻停歇,直至患者转危为安。”宋瑛说。

  宋瑛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宗旨,源于恩师吴开春教授的影响。

  吴开春是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宋瑛的研究生导师,曾获白求恩精神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殊荣。他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面对国内科研大环境的压力,吴开春尽己所能为团队营造宽松的科研气氛,鼓励年轻医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我始终记得恩师的教导。他说,做医学科学研究,第一要紧密结合临床,这样才能‘服务患者’;第二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因为‘做科研是非常艰辛的’;第三要合作和交流,促进‘多学科融合’。”宋瑛说。
对于自己的团队,宋瑛同样一直严格要求,因为她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只有“高度” 还不够,必须有“厚度”,只有强大的团队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刚到高新医院消化科时,宋瑛面临着四缺——缺人才、缺技术、缺病人、缺学术交流的境况。于是,她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学科建设。她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冲破非公医院固有的惯性思维,着力抓好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培养科室的后备力量,为团队成员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方向,为科室人才结构的完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6年多来,我不遗余力地打造团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就是要把消化科建设成一支人才梯队合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既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充满朝气的临床科研集体。”宋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病院争创省优势或重点学科。在多学科联合救治重危患者中,科室和医护之间紧密合作,环环相扣,齐心协力,既体现了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又体现了他们精诚合作、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

  (信息采集:周雨曦审核:刁巧燕)

  

  转载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layout/202109/04/node_07.html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mtsj/202109/04/11598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