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临沂大学坚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化实践育人和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红色实践育人品牌,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红色主题,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作为革命老区大学,学校深入挖掘红色主题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广泛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学校连续4年承办高校老区行活动,参与高校达102所,学生数达1600余名;2019年暑假,组建“重走抗大路,砥砺报国志”专项团队,历经陕西、山西等4省9市/县,跨越4000余里。2021年暑假,学校重点组建了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等7大类42支实践团队,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城市社区、田间地头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实践团,横跨15省62市/县,跋涉6413公里,奔赴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地学习党史,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真学真信中砥砺报国之志,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
融入老区发展,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
学校肩负沂蒙精神薪火传承的使命,坚持“融入临沂、依靠临沂、服务临沂、贡献临沂”,牢固树立校地命运共同体理念。组建了“不忘初心,饮水思源”“乡村振兴,普法先行”“枝叶情,乡村兴”“绿动沂蒙”等20多支实践团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奔赴临沂市各县区开展支教助困、科技支农、科普宣讲、调研献策、志愿服务等活动。“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社会实践团前往临沂各县区村镇、种植农场,以“一物一码”产品身份证载体,为企业品牌全产业链“赋能”,实现居民生活便捷、消费者便于消费、农民增加收入、企业增加效益、政府提升公信力的目的。在实践中弘扬沂蒙精神,培养学生“有信仰、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鲜明临大特质,为助力沂蒙老区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与沂蒙老区真正实现共生共荣共成长。
“三下乡”“返家乡”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融为一体,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部署,将“三下乡”与“返家乡”相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相辅相成的工作态势,积极构建完善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在社会实践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参与者意识,青年学生不只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让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了解国情民情、提高社会认知,积极融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4项、“百强传播力团队”3支、“匠心传播好作品”3项等,学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情系民族团结,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跨越万里,文化润疆。在红色热土成长起来的临沂大学,在社会实践中情系民族团结,心系少数民族学生,组建国家级重点团队——“音系鲁疆,共育英才”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开展山东省对口喀什地区四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承接喀什英吉沙县、麦盖提县500名教师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探疆实践团,横跨8个省份,奔波5000公里,赴新疆喀什开展民族团结寻访之旅,通过寻访、交流、调研、家访等活动,只为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
线上线下结合,增强实践育人影响力
学校充分发挥网上共青团的引领作用,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提升实践育人的影响力。在广泛发动组织的基础上,注重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富有意义、内容生动、易于传播的宣传作品,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推广,提高实践活动的知晓度和辐射力。2021年度暑期社会实践《革命老区志愿行 追溯红色党史携手“童心筑梦”》《红色教育薪火传,百年故事我来讲》《临沂大学三下乡:走进梁家河,学习大学问》《临沂大学青年学生品纯味红色文化,学乡村振兴秘方》等实践活动,引起良好社会反响,被中青网、中国大学生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取得良好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