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安徽中医药大学提升皖药品质 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中医药大学提升皖药品质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0-12 14:06:17作者:佚名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

  引言:安徽中医药大学牵头承担“安徽省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打造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向适生地区推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致富增收——

  金秋九月,有着“世界药都”美誉的安徽亳州呈现一片白芍采收的忙碌景象。在利辛县王人镇,200 亩高品质白芍示范基地负责人、元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车云激动地告诉记者:“参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的精准扶贫项目后,不仅解决了我们传统农户在白芍种植技术上的瓶颈,也增加了散工和村集体经济的收入,项目还辐射带动了利辛县1000 亩白芍种植”。

  车云点赞的“项目”,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牵头承担的“安徽省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2017 年底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宗旨,汇聚中医药人才、产业、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力量,为安徽省高质量的乡村振兴“把脉开方”“补气养血”。

  

  科学设计:“五位一体”协同攻关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人口较多的省份。在2021 年2 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前,大别山区有9 个贫困县,皖北地区有8 个贫困县,呈现连片、区域同贫特征。

  作为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在60 多年的办学中,中药产业科研成绩硕果累累,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依托单位,已经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安徽)、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2012 年起,学校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安徽省试点工作,充分摸清了安徽中药资源家底,打响了“十大皖药”品牌,激活了安徽中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发的生机与动力。2017 年底,为了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安徽中医药力量,校长彭代银教授带领团队精心设计,充分研判省情和校情,“安徽省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以大别山和皖北贫困县为重点,选择了具有区域特色、道地性明确的亳

  白芍、大别山区茯苓和黄精为研究对象,有利于扶贫示范推广。

  项目设立了6 个课题,分别是“白芍、茯苓和黄精高品质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白芍、茯苓和黄精全链条种植技术体系研究”“白芍、茯苓和黄精全链条质量追溯技术体系研究”“高品质白芍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高品质茯苓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高品质黄精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

  为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优势力量,安徽中医药大学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安徽森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亚泰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辛县元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 家各具优势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社加盟,形成了“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谈及科研思路,项目总设计师彭代银教授说:“项目以生产高品质道地药材为目标,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和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宜生产技术规程,打造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向适生地区推广,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脚踏实地:“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药材好,药才好”。本着对高品质药材的追求,项目组开展了很多“接地气”的研究,解决了中药材产业在优质种子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质量评价等方面很多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勇介绍,白芍的长势和成活率受干旱和高温、日晒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安徽中医药大学俞年军教授等专家研究发现,套种菊花后,亳白芍地下根系生长状况最好且根重最重,延缓了亳白芍倒苗的时间,减少了亳白芍的叶部病害,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便于管理。同时,采用10~15 厘米的深栽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白芍的存活率。此外,针对亳白芍“麻花点”、药材外观性状不佳导致卖不上价的问题,彭华胜教授研究证明,含“麻花点”的样品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11 种成分总含量均高于无“麻花点”的样品,药农们再也不担心自己的药材受“歧视”了。

  在黄精优质种子种苗研发上,俞年军教授培育出“九华黄精1 号”“九华黄精2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建立了黄精多糖中单糖含量检测的新方法和安徽省多花黄精生态适宜度模型。古法炮制要求“九蒸九晒,方成精华”,为了优化现代加工工艺,金传山教授带领团队持续攻关,反复试验了60多套工艺方案,终于实现了“内外乌黑发亮、不麻不酸不苦”的品质要求。项目还研究开发了黄精芝麻丸、黄精茶等新产品,不断延长黄精的产业链,实现了黄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茯苓产区追溯技术研究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张小波研究员根据安徽省金寨县适宜种植茯苓的区域等级划分,发现沿着梅山水库附近为茯苓最适宜生长区。沿水库区域水蒸气大、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调节温度和湿度,满足茯苓生长需求。研究成果为茯苓种植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了安徽金寨(“西山药库”)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聚焦“三农”:小支点撬起大产业

  在“大学+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下,项目为农户与市场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社员和贫困户的增收,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感,最为关键的是撬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0 年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位于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菌种厂停工停产,茯苓种植户面临着“菌种奇缺、无种下地”的严峻考验。项目组陈卫东教授与金山寨食(药)用菌种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方平开展了“优质菌种赠苓农”活动,发放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质菌种1.7 万余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组成员通过线上和实地指导相结合方式,开展了种植技术培训、田间地头指导、病虫害防治咨询等工作,农户对选育的茯苓新品种“皖苓1 号”赞不绝口,称为“上等”,最大的茯苓可以达到14~15斤。苓农杜德明不仅免费领取了500 袋菌种,还掌握茯苓栽培技术和栽培过程管理知识,按照市场价5.5 元/公斤,今年种植茯苓增加收益近9000 元。

  主打黄精产品的安徽森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加入项目后,依托金寨县特有的自然资源,流转土地吸收贫困户为务工人员,通过推广种植、统一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辐射带动黄精种植3 万亩,形成中药材特色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于2019 年获批“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带动当地将九华黄精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白芍课题研究中,团队采用土地流转帮扶、就业帮扶、科技帮扶、产业帮扶4 种途径对亳州市利辛县及谯城区贫困户118 户、230 口人对口扶贫。1960 年出生的徐振志曾经是贫困户,妻子双目失明多年,生活自理困难,女儿智力较低。2017 年,曹勇将其安排为亳白芍推广种植基地代工组长,每月按照出勤天数给予1000~1800 元工资,同时按每年900 斤小麦的价格支付土地流转费,一系列举措帮助徐振志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初心不改:“安中人”永远在奋进

  在近4 年的时间里,项目研制出《道地药材团体标准——安苓》《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亳白芍》《多花黄精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与技术规范46 项;发表论文47 篇,其中SCI 论文5 篇;培养博士生2名、研究生21 名;落实对外服务合同5 个;申请发明专利12 项、授权2 项;选育出“皖苓1号”“谯芍1 号”等7 个新品种;出版《安徽省重点中药资源图志》《大别山区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等专著4 部。

  项目推动建立白芍基地示范区205 亩、种源基地75亩,建立高品质茯苓种植基地示范区501.6 亩、茯苓菌种繁育基地100.2 亩,建立了高品质黄精种植基地示范区500 亩、种源基地75 亩,累计在大别山地区和淮北平原地区推广白芍、茯苓和黄精种植面积近1 万亩,带动5000 农户户均增收5000 元以上。

  项目虽已接近尾声,但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永远在路上。彭代银表示,学校将认真总结项目的经验与成果,深耕安徽中医药资源大省的沃土,延长产业链,拓宽致富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叶兰兰)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4766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