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黄淮学院:凝练“双师”特色 服务乡村振兴

黄淮学院:凝练“双师”特色 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0-12 15:09:31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在突出地方性,聚焦应用型,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实践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一、构建“1+4”特色“双师型”教学组织

  

  学校与校属建设公司、设计公司、建筑质量检测中心、装配式研发中心共建“1+4”特色“双师型”基层教学组织。积极推动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实现校内从勘察、设计、施工等实践育人的全过程覆盖。在教学中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以科技竞赛、创新创业为抓手,双师指导、真题真做、实岗实训,真正形成以注册结构师、建造师、建筑师、造价师、会计师、医师、普通话测试员等国家执业资格人员或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水平。

  

  二、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学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入推动校地合作,在河南信阳市新集村成立“拙匠书院”,鼓励“双师型”教师团队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投身驻马店市“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完成乡村设计服务项目40余项,打造的新集村获住建部和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美丽宜居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等四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9年,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新集村教学基地召开了论证会,指出新集村乡村建设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2020年,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考察实践基地,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两次到新集村教学基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双师型”教师代表赵辉获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被明港镇政府聘为新集村“荣誉村长”。近3年学校选派教授和博士到驻马店市工业信息化局、驻马店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同时让他们以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上蔡县、平舆县、泌阳县等企业进行科技服务,为区域乡村振兴解决科技难题。期间助力美丽乡村行动智能化工程改造4项,与企业合作乡村振兴项目6项,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实现了校地合作的“双赢”。

  

  三、打造双师型团队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学校利用区域人才和科技高地的优势,积极构建“双师型”团队,服务驻马店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团队与驻马店市规划院合作,参与实施西平等5个县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7个村庄整治规划任务。其中西平县高庙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项目荣获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工程管理教师团队通过对驻马店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BIM技术服务、置地百佳商业广场BIM技术施工等多项应用研究,解决了展厅风管固定安装、复杂支吊架设计、机房深化设计、室外管网集成优化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同时用BIM技术打造可视化数字样品,为项目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缩短高峰工期20天。该团队以优异的成绩校企合作获“河南省匠心杯工程建设BIM应用成果一等奖”。

  

  四、多措并举培训双师队伍

  

  为全面落实学校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培养制度,对接1+X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学校积极探索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分级培训模式,把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教学标准、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培养了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学校聚焦1+X证书制度,多次举办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对企业进行BIM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扎实推进了BIM技术的应用,而且培育了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学校目前取得BIM职业证书有9人,企业专家8人,考取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等各类证书40人次,同时学校获批1+X(BIM)试点院校。此举不仅大幅提升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更为提升学校高素质人才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黄淮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0-11/23251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