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校园,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学季。“双减”政策将如何落地实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学以来,绵竹市以“双减”为契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各校在做足课程内涵“加法”、做实教学负担“减法”之下,从课程改革、课堂提质、课后服务、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多维度推进“双减”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真正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让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实现全面发展。
课堂提质增效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
新学期“双减”政策推行后,绵竹市大西街小学早早“动”了起来。课堂是关键,学校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
9月13日上午,在大西街小学二年级五班的教室里,数学老师卿艳正在讲授“测量单位”,众多老师坐在教室后面,认真向卿艳“取经”。课堂上,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化身为探险家,在小游戏中穿过丛林、逃离陷阱,解开各种各样的数学谜团。卿老师的授课方式十分新颖有活力,不再是传统课堂上呆板无聊,老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的局面。
“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必须要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卿艳告诉记者,教师备课必须实现从“备教”到“备学”的转变,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应当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孩子在趣味中主动学习,形成高效课堂,让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所学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全部吸收消化。
据大西街小学校长王琴介绍,“减负不减质”就是要向课堂要质量,倒逼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早在“双减”政策实行之前,学校通过开设“相约星期三”“头脑风暴”“课堂大比武”“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校还进一步细化了分层教学,在开足国家标准课程的基础上,涉及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低龄段孩子可以通过卡片答题、闯关等在“玩”中学习,高龄段则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利用做项目、完成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双减”政策之下,紫岩小学开启了“专项”行动!相比于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措施,紫岩小学更注重“学生”个性化主体发展。
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学习效果比以往减弱、习惯会变差、是否该给孩子报补习班等一些困惑和彷徨。9月3日,紫岩小学通过班级微信平台给每位家长发出一份“落实‘双减’政策家长问卷调查”,诚挚地倾听来自各个群体的诉求和声音。2176份家长数据调查显示,在课后时间里,孩子的阅读、体育锻炼以及亲子沟通等方面占了大量比重。
“落实‘双减’,一定需要家、校、社达成高度协同,家长真正理解并配合‘双减’政策,减负提质才会成为可能。”紫岩小学副校长李菲说,开学以来,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学校围绕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核心教学理念,抓好学校、家庭两个阵地,给家长提出了“三个锦囊”,即“沟通、陪伴、坚持”,增进亲子感情,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完善“四个关键点”,即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核心素养发展、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实现自我管理增效来确立紫岩小学教育评价指标,使注重“教育结果”转向“教育过程”。
同时,学校制定了专属“紫岩学子”的“1+X”自律学习指南,“1”指不放松自主能力的培养,“X”指锻炼、劳动、阅读、交流、艺术特长训练、预习、复习、梳理知识点等。
课堂之外,加强家校协同共育,引导家长在课余时间陪孩子每日收看新闻联播、欣赏文艺节目、吟诵诗词、学讲故事、共读一本书,或至少培养一项能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学会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参与家庭购物活动等方式,共享美好的亲情时光,真正让家长读懂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成长之路。
课后服务再“升级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
今年是绵竹市教育系统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第二年。目前,在绵竹市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各校正在“一校一案”基础上深入推进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9月15日下午,走进川师绵竹附小看到,“升级版”的课后延时服务大放异彩。足球场上,同学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演绎着足球的激情与魅力;实验室里,同学们化身为“小小实验家”,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每周一至周五,课后长达120分钟的延时服务,早已成为孩子们青睐的快乐时光。
“我们学校把课后延时服务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辅导,主要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辅导,确保小学作业不出校门;第二部分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延时服务进行再‘升级’,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素质提升的多样化需求。”川师绵竹附小校长夏时江介绍,学校打破年级、班级界限,设置了“课程超市”,包含精品体育、艺术课程、科创类课程、学科拓展性课程、探究类课程、生活类课程共百余节特色课目,开设唱唱跳跳学英语、童谣创编、电脑编程、古筝、小主持、乐高等多类兴趣班,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通过每天“选课走班”,满足孩子个性与差异化发展。
“以前总烦心该为孩子报什么样的辅导班,现在不烦恼了。”学生家长李先志告诉记者,学校提供丰富、有质量的课后服务,把家长从课外补习的“漩涡”中解放出来,不仅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拓展见闻。最让他感到欣慰是,如今孩子玩得好、学得好,逐渐回归到素质教育,这才是实施“双减”政策的目的。
整治校外培训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双减”对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进行了规范,这也迫使各个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双减”之下,绵竹市教育局联合各部门打通“机构自查+部门监管+专项治理”三重护航模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连日来,绵竹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日分组对53所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巡查,安排学校派教师蹲点监控,严查校外培训机构不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绵竹市教育局联合绵竹市消防大队、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治理未经审批开展培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内部管理混乱、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不正当竞争、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等重点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并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双减’政策,明确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目标,我们将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做好全方位的‘体检’和转型。”仟坤步行街某培训机构负责人付女士表示,他们将秉持初心,在政策允许、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开发更多优质教育产品,完善服务,不负社会期待,不负家长重托。
“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是一件长期的、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绵竹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牵头抓好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自行组织培训的行为,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有序引导文化类培训机构转型,坚决扭转“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恶性循环,形成长效整治机制,全方位构建教育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