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小学一段时间了,每天回家都开开心心,这让家长黄女士有些意外。刚开学时,她还担心女儿能否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黄女士的女儿就读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省教科院附小”)。在开学后第一次家长会上,黄女士更加系统地了解了“双减”政策。然而,她也不免担心,现在孩子轻松了,但今后不也得面临升学考试吗?
在省教科院附小校长雷春看来,这样的担忧正是“双减”实施之初,很多家长的焦虑。根本上讲,减负不等于减质,反而是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省教科院附小从课程改革、学科建设、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四方面着力,探索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
重塑课程结构
构建“立体+交融”的课程体系
“‘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指向。”省教科院附小教学中心主任陈瑶介绍,学校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体建构,并结合新的学生发展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适切性、选择度,提供更多的拓展性、综合性课程,尽可能地让所有孩子获得充分发展。
以国家基础课程为纲领,该校积极探寻“立体+交融”的课程体系,整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特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以五育融合为特色的学科课程结构。
从课时设置上,省教科院附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课程特点和时间因素,实施“长、大、小、微”课时。长课时时长为80分钟,主要排在周一下午时段及综合课时段,用于社团活动、艺术综合、科学综合等课程;大课时40分钟,主要用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课程;小课时30分钟,主要用于国际文化素养、科学综合、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课程;微课时20分钟,主要用于晨读雅诵、口语表达、书林翰墨等课程。
强化学科建设
创新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双减”减了学生课外负担,学校则更要向课堂要质量。今年暑假期间,省教科院附小两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双减”及“五项管理”文件,研究课程教材,探讨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语文组结合国家“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从“减负提质”出发,对课程、课堂和作业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数学组提炼出“三减三变”,着力实现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通过集体的力量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调查性、操作性、阅读性等作业,以多样化作业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
英语组从目标、方式、内容、评价等方面深入研讨,制定课内进行大单元主题式整合教学、课外通过英文歌咏大赛、科学活动墙等形式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方案。音乐、美术、科学等其他学科组也分别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制定改革措施。
“三段式”课后服务
家校社联动,让课后服务更具活力
“双减”背景下,省教科院附小着力建构高质量“三段式”课后服务,并已全面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全校延时服务参与率达100%。该校课后服务第一时段为“学业辅导”,注重作业辅导的人性化、精细化,鼓励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并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式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后,向教师提出深层次问题的作业辅导。
第二时段为“发现兴趣”,学生、教室不变,教师到班级走班授课。教师提供校内精品课,包含色彩设计、探秘地球、劳动实践、篮球等丰富课程,在兴趣活动中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第三时段为“自主时刻”,家长学生自主资源选择参与。省教科院附小开放学校,设计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家长可自主选择参与喜欢的活动。学校成立了亲子课程项目组,通过丰富的亲子课程,开放学校空间,将家长请进校园,家校社联动,让学校延时服务更具活力。例如,学校通过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把博物馆“请”进校园,探索尝试夜场开放、周末开放,利用学校的启航广场和博物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启家校社联动新模式,实现家校社共同育人。
作业统筹管理
成立作业质量研究与评估中心
“双减”之下,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但相应对作业质量的要求则更高了。在雷春看来,一份高质量作业的背后,是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双减”落地后,省教科院附小第一时间成立了学生作业质量研究与评估中心,专项负责学生作业的负担控制与质量提升。中心组织各级专家、一线学科教师等研究了作业功能、作业设计规律及作业设计“三有”原则(时间有限、难度有限、数量有限),落实了作业公示制度,明确公示位置、作业内容、作业平均用时,从制度上保证作业管理的规范性。
为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省教科院附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分层作业——基础+挑战+实践3个层面。基础作业重在查漏补缺,复习巩固,直击课堂重难点。挑战性作业照顾学生“最近发展区”,由各任课教师自主设计少量班本化作业,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弹性完成。学科实践作业紧扣学生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开展丰富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和五育融合实践作业。
雷春表示,目前,省教科院附小已完成“双减”后作业改革的“1.0版”,下一步,还将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记录并分析过程性表现,为每位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