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成都市先行先试 稳妥推进 持续深化“双减”全国试点工作

成都市先行先试 稳妥推进 持续深化“双减”全国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1-10-25 23:51:14作者:佚名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双减”工作摆在全市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构建起以校为本、多方联动、系统治理的“双减”工作体系,推动校内外协同育人教育生态持续改善。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先后主持专题会研究部署,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规范校外培训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并印发实施《成都市“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控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同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17个市级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联动,开展多渠道政策宣传和多元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对标完善组织架构,“全覆盖”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构建形成区级、乡镇(街道)、社区(村)校外培训机构三级联动综合监管机制。

  全力推进“双减”工作。压实市级部门和区县党委政府“双减”工作责任,突出源头治理和清单化管理,实施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培优提质,考试管理,以及校外培训准入、实施和督导等“五张清单”。通过分类监测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总体控制作业总量时长,让作业数量减下来;通过课后服务全面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等,强化课后服务保障,让校内托管质量提上去,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参与率96.6%,教师参与率95.3%;通过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多起来;通过规范考试内容、控制考试次数、强化考试评价导向,避免压力向前传导,让学生和家长焦虑降下去,通过教育部“双减”监测平台对家长问卷调查显示,成都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长对校内减负满意率达98%;通过组织专业力量、邀请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开展为期5个月的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目前已累计派出260人次现场督查校外培训机构,督促整改违规办学行为301件次,严格把好校外培训入口关、过程关和监督关。

  强化风险排查与防范。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建立了由政法委牵头,教育、公安、法院、信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参与的“双减”风险防控工作专班。建立全市规范校外培训风险防控专项工作日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中小学校等作用,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隐患再排查工作,全面摸清本区域校外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和风险底数。根据具体风险隐患情况,划分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风险等级,分片包干,对红色和橙色风险等级的培训机构实行“一人一机构”对接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有变即见,落实管控责任。

  加强矛盾多元调处化解。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矛盾纠纷排查、研判、预警机制,制定完善《依法处置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工作指引》《校外培训矛盾纠纷受理和化解工作指引》《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转岗就业若干措施》《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完善定期会商研判机制,推进部门协同,及时发布培训机构经营风险预警。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制定实施《成都市“双减”政策信息发布及宣传引导方案》《校外培训广告治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培训机构、社会公众等群体的宣传引导,讲清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及时发布《致家长朋友关于“双减”及校外培训机构的一封信》,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政策规定,提高家长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原文链接: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4/2021/10/25/b817d65cde8c4634833521fea9623f6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