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解读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我市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我市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0-28 15:47:23作者:佚名来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京教函〔2021〕544号

  北京教育考试院,各区教委、考试中心,各有关市属高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职扩招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9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高职扩招的重大意义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抓“六稳”、促“六保”的重要举措,对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和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培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认真落实高职扩招的各项任务

  (一)做好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

  2021年高职扩招补报名工作主要面向退役军人。补报名条件与全市高考报名条件一致,即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符合《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京考高招〔2020〕13号)规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拟报考者,可按要求到招生高校进行报名。

  (二)做好高职扩招的考试工作

  继续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6号)文件要求,严格落实“质量型扩招”要求。2021年高职扩招考试工作继续按照我市高职自主招生模式进行,由各高校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三)做好招生录取工作

  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报名资格审核,严肃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与不实承诺等违规行为,确保各项招生录取工作万无一失。

  (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各高校要严格执行“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多元评价,严把教学质量关。

  (五)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各高校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首都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多渠道做好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招录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各高校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引导学生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提高毕业生就业本领。

  三、精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和高校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职扩招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广大考生、涉考工作人员健康安全。要按照“统一认识,明确方向,质量为先,系统推进”的原则,制定本单位(学校)高职扩招工作方案,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确保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做好招生宣传服务。各单位和高校要加大高职扩招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单位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目标人群动员和补充报名工作,各高校要加大高职扩招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考生充分知晓各项考试招生及有关政策。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高校要严肃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考试招生政策规定,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要加强信息公开公示,严格执行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我委将加强招生环节全过程监督,对有违规招生的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10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jw.beijing.gov.cn/xxgk/zxxxgk/202110/t20211027_25221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