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和主题活动,推动线上与线下相融通、受教与施教相融通,帮助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一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实施“思政金课培育”计划,充实优化思政课案例库,战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国家功勋故事等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堂。通过现场教学、微电影展演等形式,让青年学生同钟南山、詹天佑、张桂梅等先进典型“面对面”,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二是编写校本教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必选的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开展党史菜单式宣讲,马院教师列出22个党史宣讲菜单,送党史进书院,学生自主“点菜”听课。三是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每门专业课编制专业故事,人文素养课编制思政案例集,定期举办教师沙龙、子曰论坛,研究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让所有课程都具备爱国主义教育“基因”。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践教育
一是探索“红色教育+社会调研”的综合社会实践模式。开展红色寻访社会调查,4000余名大学生通过寻访红色人物,走访红色现场方式,深挖红色故事,追忆红色历史。开展党史研学活动,先后组织6000余名学生赴井冈山、临沂等地,走访调研革命旧址、红色村落、老区发展现状。组建大学生红色宣讲团,开展“红色母亲事迹我来讲”活动,百余名学生在临沂、日照等7个地市的近20个社区和村庄开展宣讲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在学生心中。二是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主题社会实践,建立乡村社会实践基地近百个,培育“我为家乡代言”、乡村电商直播培训、农民普法教育等品牌项目24个,建立57个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情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主题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整修升旗台,每周组织升旗仪式,举办红歌比赛,“我和我的祖国”书法绘画展,“我是一个兵”分享交流会等,在全校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开展“与信仰对话”“青春心向党”主题活动。开设“新时代‘行.知’讲堂”“东岭小先生”“桐林大讲堂”等平台,加强理想信念培育、形势政策宣讲、时政热点传播等。以团建为抓手,组织“学宪法讲宪法,信仰永在心中”“厉害了,我的国”主题团课、研讨微课。开展“画说党史”红色油画漂流活动,选取代表红色精神的油画,采用漂流方式在学生中传递创作,一个月内几百名学生完成10余副油画作品。三是开展“六享”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书享阅读红色书籍,影享观看红色电影,味享寻找传统美食,爱享听老辈讲历史故事,艺享学做传统手工艺品,言享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言,通过“六享”引领青年学生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政治修养。
推动线上与线下相融通
一是善用校园载体平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润物细无声,建设 “车同轨”铁路技术史馆、校史馆、老博物馆、铁路博物展区、铁路文化长廊、党史图书角、校史文化长廊,打造开放式图书馆,校园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育人入眼、入心、入魂魄。二是巧用短视频打造爱国主题品牌,推出“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建党百年献礼、“我和我的祖国”创意快闪,录制“汽笛声声百年记忆”“这就是山东高校”主题视频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速度、深度和广度。三是活用融媒体开展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的主题策划,通过校园官网、微博、微信、抖音共同发力,推出“百年党史我来讲、精神血脉我赓续”主题微课、党史回眸、校友风采、国家相册等专题,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增量。
推动受教与施教相融通
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举办井冈山、莱芜、临沂教师社会实践班,通过专家报告、现场教学、学习研讨和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网络培训班,印发《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举办师德报告会,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比例达100%。举办“年度最佳”表彰大会,“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开展创建“奋楫笃行党支部”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教职员工把传播和弘扬爱国主义转化为自觉追求,以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实现受教与施教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