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教育部多次专门研究,对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系统谋划、统筹推动,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全力支持配合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全国各高校纷纷跟进,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聚焦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一线防控疫情的生动实践,聚焦师生关心关切的政策解读、健康教育,精心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线备课、在线教学,学生在线学习,通过多种形式讲好抗“疫”故事,引导学生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教育部对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提出新要求
过去的两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快速发展,学生返校开学持续延期。高校学生尚处于即将迈向社会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身份过渡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学生情绪,传播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工作提出新要求,2月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工作规程》成为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从总体要求、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题活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加强网络集体备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报送等八个方面做出安排部署。《中国教育报》2月22日报道,全国各地高校因地制宜,凝聚特色化思政资源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多种方式如期开课。
3月9日下午,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通过人民网、人民智云客户端、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人民视频客户端、咪咕视频客户端、学习大国公众号等平台如期直播开课。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四位顶级名师在战“疫”特殊时期“云”授课,与广大学子们共同研讨疫情大考告诉了我们什么、战“疫”青年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等话题。“思政大课”反响热烈,据统计,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截至3月10日16时,累计回放点播量达3467.7万。这次“思政大课”不仅是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重要举措,更为当代思政教育提供新范式,获得高校师生的高度赞誉。
图片来自人民网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收看此次“大课”后,全国高校广大师生更加明确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从多个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原宗丽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有责任通过专的业视角,进一步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疫情、了解疫情、解读疫情,同时,透过疫情去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思政教师武超认为,在全民防疫的决胜攻坚时刻,作为一名辅导员,要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充分体会这一场国家战“疫”的艰苦卓绝,积极弘扬各领域疫情防控的感人事迹,争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勇担时代责任和使命。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汪凌蔚表示,在这次战“疫”中深刻认识到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如此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创造奇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
北京组织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直播平台参与观看的用户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及15个国家和地区,总访问量达到10万余人次。在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四位教授分别围绕概论、原理、纲要、基础四门本科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备课指导。
图片来自新华网
北航“大国战疫”专题思政课开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士谔书院联合高等理工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导师就如何加强疫情期间的思政教育进行研讨,确定了“以爱党爱国为主题,讲好防疫抗疫故事”的“大国战疫”系列专题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旨在弘扬正能量,回答真问题,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使广大同学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并将课程作为疫情防控时期书院学生“学习日”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要环节。
“大国战疫”系列专题思政课第一讲课堂直播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线上“思政金课”。“思政云课堂”教学除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外,同时汇聚全国思政课领域优秀师资力量。学校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录制119讲微视频,全部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等百余位专家名师讲授,内容丰富全面。
华中师范大学多措并举开展思政课线上教学。华中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成立了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本科生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主要成员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为第一执行人的工作专班,制定了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学生“居家学习不断线”。
西安交通大学按下思政课线上教学“启动键”。经过专家评选,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4所高校的思政课慕课资源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做了链接,供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和线上教学使用。其中,研究生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慕课资源由西安交通大学提供。
贵州大学详细制订《思政课在线教学方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战胜疫情,献计献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号召全体思政课教师发挥思想政治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开学之前,贵大马院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制订了详细的、易操作、可督导的《思政课在线教学方案》。
深挖疫情防控育人素材 致敬最美“逆行者”
疫情虽是挑战,但在善战、团结的中华民族面前也确是一本生动的“社会实践教科书”,自高校线上教学启动以来,一线的抗疫先进事迹“故事汇”就被各高校的思政教师们搬上了“云课堂”,成为思政课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案”。
山东大学连线驰援一线医务工作者共话疫情。2月21日,“共同面对 科学防疫--山东大学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宣传活动连麦‘一线’”活动如约举办。活动通过视频连麦山东大学济南、青岛、威海三地的3位湖北籍学生,驰援湖北一线的3位山大医务工作者和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团的4位成员,共话疫情、科学防控。这堂特别的“网络思政课”还吸引了驰援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人和亲友一同观看并参与,取得热烈反响。
图片来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武汉大学“马上见”思政融课书写战“疫”故事。疫情期间,“马上见”团队围绕家与国、志愿服务、心理防护等主题推出系列节目。在3月8日的节目中,《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聚焦战疫中的女性志愿者,向她们的艰辛劳动和精神之光致敬。新冠肺炎蔓延以后,武汉大学的青年学生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志愿服务,与逆行者同行,在武汉大学“马上见”思政融课中,与志愿者进行对话,探讨“志愿战疫中的铠甲与软肋”,挖掘志愿者家国情怀、涵养奋斗和奉献精神的深层次内驱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收集人物事迹扩充教学素材库。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收集相关教学素材,特别是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等教学案例,增强线上教学效果。譬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美国领导人及媒体的不当言论、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做法和成就的褒扬等相关热点融入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解读和分析,教育学生树立对本次疫情的科学理性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图片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网站
医学院师生共享思政课 不忘医者初心
南京医科大学疫情中的思政课彰显“身教”力量。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及时将抗疫一线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素材融入网络教学。学校及附院参加抗疫工作的医护人员,很多人是研究生导师、临床带教老师。他们在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备课、熟悉线上教学,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把前线南医人奋不顾身的事迹和精神讲述出来,成为一堂爱国主义的思政课、救死扶伤的专业课、勇于担当的实践课、理想信念的检验课。
天津大学“云端”思政课连线一线工作医务人员。3月4日,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美蓉以及天大医学部师生代表“云”集合,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座谈会上,天大师生还现场连线了附属医院代表,天津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天津大学海河医院党委书记张文龙,天津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副领队、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副院长徐卫国,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引发热烈反响。
使命扛在肩,青年勇担当。桂林医学院组织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约12130余人齐聚网络大教室,共同观看这堂特殊的“思政大课”。课后,学生分别通过班级群、易班、钉钉群等平台进行热烈交流讨论,并以观后感的方式记录此次课程学习的感想、收获,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要以党员先锋为榜样,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与时代同行,敢于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图片来自桂林医学院网站
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厅号召,第一时间通过网课平台公告、QQ群以及钉钉软件等方式,将信息发送至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确保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响应,顺利观看直播。通过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学习和交流,使得广大师生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图片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网站
各地高校突出特色 创新思政课形式
为提高思政课程吸引力,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各高校依托青年群体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创新思政课授课方式,增强了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热情。
北京大学采用“四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作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课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北大教学网”,组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贯彻线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精神,确定了“观看慕课视频+自主学习资料+教师在线答疑+师生论坛讨论”的“四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模式。
图片来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中国传媒大学将疫情微电影拍摄融入思政课堂。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关注眼下正在发生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和疫情下的社会百态,既增强了学生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社会责任意识。这种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做法获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复旦大学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云上思政”大格局。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为学生讲授一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场全球治理的压力测试”的思政课。该课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直播,收获极高人气。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该校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王宝智深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将传统文化、课本知识点、历史人物等传统文化因素融入课堂,通过经典辞赋这一小切口,大视角,提高课堂的丰富内涵。第一期以其原创的辞赋《毛泽东赋》将概论课第一章主要内容用800字的辞赋概括起来,培育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爱国主义赋》将战“疫”故事,奉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线课堂,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图片来自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学科,使专业课教学有了灵魂、思政课教学也有了根基。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突出社会大课堂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抗“疫”过程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课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形势,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工程技术类课程突出工匠精神,坚持科技防疫理念,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图片来自“北方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网络交互平台助力思政课“云端”开讲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助推线上教学得以实现,在线上直播平台等互联网科技的辅助下,思政课“云”开讲让高校学子在疫情防控期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战疫必胜决心。
3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录法教授为交大同学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云讲座,分享传统春节遇上“新冠肺炎”带来的挑战,讲述抗“疫”战斗中的交大力量。来自海内外、全国各地的交大师生在Classin平台共同收看了张录法教授的分享,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近7000人。
图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教学质量保障组,分别出台工作方案1.0版和2.0版,确保疫情防控与正常教学两不误。从教学形式来看,主要通过乐学平台、智慧树、腾讯课堂、微信群、QQ群等,采用MOOC、PPT+语音、微课等方式进行线上授课、问题讨论、答疑、互动和作业提交等。
东北大学“云端”开课前,学校就要求广大教师抓住在线教学的有利契机,在特殊时期把“课程思政”建设推向纵深。教师康玉梅,深入挖掘防疫阻击战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并融入到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中;孙秋野教授在《电力系统分析导论》课上,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生畅叙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科技力量。“云上的日子”,在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广大教师们更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进行订制化、精准化的思政教育,赓续东北大学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北方工业大学思政课确立了以“慕课+企业微信+微信群”为载体,辅以校内多模式教学网和教学信息网为支撑的立体化远程教学模式,搭建起思政课网络教学课堂。“慕课”保障了学生线上学习的视频资料及课后练习等必备条件;“企业微信”满足了实施线上直播授课的技术需求;“微信群”提供了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沟通平台;多模式教学网和教学信息网则从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必要补充。
l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获舆论赞誉
在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时期,如何上好第一堂思政课,如何端正学生态度与价值理念成为各地高校探讨的共同话题,此次疫情既是人民战争,也是思政教育发展的契机,即越是大事面前,越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与教育部“思政大课”授课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帮助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思政课教学,是重要的创新,值得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随着思政课在全国高校热烈开展,媒体专家纷纷表示赞誉并对思政课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一是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人民日报》文章称,办好网上思政课,要将师生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事例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源于事实的理论解析最有说服力。要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等作为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
二是要增强疫情防控思政课的理论性和针对性。《中国教育报》刊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导薛二勇文章称,思政课的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囊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疫情防控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理论性。并且,疫情防控战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千人一面,如此会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负面心理,相反应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增强针对性。在教学对象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疫情防控战思政课要坚持理论实际相联系、课堂内外能贯通、教学相长有互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
三是“线上思政课”需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文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给学生的一封信》《辅导员说给学生的心里话》等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要开好特殊的“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通过录制祝福视频、创作艺术作品、宣讲防疫知识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凝聚青年共识、统一青年思想、展现青年担当。(胡阳、郭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