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叶儿黄,俺爹俺娘走在那山岗上、站在那河岸上,俺爹俺娘恩情一年比一年长……”11月4日,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焦波做客安庆师范大学敬敷大讲堂,与现场师生畅谈“从《俺爹俺娘》到《乡村里的中国》,从纪实摄影到纪录电影”,14万余人次通过安庆师范大学团委抖音、安庆直播网网络直播平台聆听了讲座。
《俺爹俺娘》的摄影启蒙
“1974年,我摸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这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沿着时间的脉络,焦波从“新”出发,跟随时光的胶卷放映最初的少年模样。焦波介绍,他用30年时间为父母拍摄了12000多张照片、600多个小时录像,“我把俺爹俺娘从农村带向世界,实现了‘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
焦波的母亲晚年身高只有1.41米,体重71斤,是个裹着小脚的弱小女人;父亲是村里的木匠,读过4年私塾,《论语》倒背如流。在焦波眼中,爹娘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面对拍照,他们郑重、腼腆,甚至不理解。“平凡人为什么就不能做主角?我就要为农民写‘史’,为农民立‘传’!”1974年,焦波拿起相机,开始为父母拍照,他的纪实摄影生涯从此时启程。
“爹说,当木匠要拉三年大锯,锯要一锯一锯地拉。娘说,推石磨就是抱着磨棍向前走,走一步就少一步。”作为焦波人生道路的启蒙老师,父母在他心里是一本大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爹娘用最朴实的话语启示着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向前走,走一步就离成功近一步。”
摄影要彰显社会责任
反映时代变革的《爷俩》、见证改革开放的《老大返乡》、昭示社会发展的《京城最后的掏粪工》……结合镜头定格的瞬间,焦波一一向大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无论是用虚化构图带来的动感,还是用对比的手法带来的反差,在焦波的影像世界中,每张照片都是真实的时代印记。
上雀峪组图是焦波拍摄的第一个图片故事。在《淄博日报》当记者时,焦波发现了一个叫上雀峪的山村,那里严重缺水,多年来老百姓为了等水,每晚都抱着被子和水桶,睡在泉水边。通过焦波的图片报道,村里得到了多方帮助,打水井、建水厂,困扰数代村民的“用水难”得到了解决。
“村里打了水井后,我就去拍村民们咕咚咕咚喝水,围着水井笑逐颜开的画面。”最让焦波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颤巍巍走过来向他道谢,“老人握着我的手说:‘焦记者,等你退休了,俺们养活你。’当时她80多岁,我30多岁,谁养活谁啊?”可老太太话里的淳朴,让焦波不禁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也加深了对土地、对乡村、对老百姓的深厚情感。
用纪录片记录乡村这个更大的“爹娘”
通过镜头,焦波揽获了国际国内多项大奖,但荣誉没有影响他的进一步创作。他沉浸到贫困山村,选择将镜头聚焦到最真实的生活中去,于是《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进城记》等一系列纪录片在焦波手中诞生,记录下一个个鲜活、朴素的中国人和中国故事。
拍摄《乡村里的中国》时,焦波和他的摄影团队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在373天的坚守中,与沂源县杓峪村的村民们同吃同住,拍摄了数千个小时的中国乡土画面,“我们要记录乡村的改变,也要记录来自土地和基层的真实。”
“老百姓在种地,我们在种植故事。”焦波生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喜欢乡土题材的作品,喜欢别人叫他“农夫导演”“爹娘会拍完,但爹娘的‘爹娘’永远拍不完,乡村是我们每个人的爹娘,是中华民族的根。”
“老师,您怎样看待农民这个阶级呢?”“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您想对20岁的自己说些什么?”……讲座结束后,图书馆东厅秒变“追星”现场,学生们纷纷提问。面对学生们提出的疑惑,焦波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答,并将签名版《俺爹俺娘》送给了提问学生。
“焦老师给人感觉很朴素,他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中国农村,这种工匠精神令人折服。”新闻学专业2020(1)班的张明星在讲座结束后不禁感慨,每每提及中国农村,焦老师都会变得激动、振奋,那是对农民、农村最真诚的爱。(王爽爽 杨帅 特约通讯员: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