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各地各校坚持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发力早、起点高、覆盖面广、“本土味”浓,在实施规划、条件保障、开展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
聚焦夯实基础,打牢“基本盘”。苏州劳动教育重示范、广覆盖。2017年至今,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显示学生志愿服务总时长超290万小时;“E路成长”体验站公众号发布活动3500多次,每年70多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相关配套实践基地、体验站点的设置,为苏州劳动教育普及推广提供了保障。苏州中小学校广泛设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党员先锋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已建成11个综合实践学校、1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800多个市/区级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站)、每所学校至少建立1个校级劳动教育教室(基地)。
聚焦顶层设计,提升“新高度”。2021年4月,苏州市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组建由苏州市教育局相关部门、教科院、学校等多部门的课题小组,实施“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并将其作为2021年苏州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当前,苏州市正在研制《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和制定《苏州市“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规划》,明确劳动教育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聚焦课程建设,夯实“主阵地”。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各地各校结合当地特色、学校文化等,开发了特色鲜明的校本、区本劳动实践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拥有“瓜果之乡”美誉的吴中区,汇聚全区劳动骨干教师,编写了以“花、叶、果”为认知与实践脉络的区本劳动课程;昆山市信义小学研发了以农具大观园、种子书院、叶子学院、花卉世界、果蔬课堂、营养工坊为内容的、贴近乡村孩子生活的“农耕课程”等。
聚焦淬炼实操,突出“本土味”。在苏州不少学校,让学生体验“田园生活”并不需要走出校门。该市教育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菜篮子”工程进校园活动并公布苏州市首批12家“菜篮子”工程校外实践基地,专家团队提供上门技术服务,配合学校开展蔬菜种植、教学等工作。一大批中小学建有专业操作室或劳动实践基地,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实践体验。如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的几十亩果蔬花卉种植园,昆山市城北小学将校内十几亩地打造成融劳技和科技教育于一体的“星火生态园”等。
聚焦协同发力,打好“组合拳”。劳动教育中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家庭劳动。姑苏区制定了1-6年级《劳动手册》印发给家长进行指导。同时,发动家长参与到学校基地建设、活动指导甚至课程开发当中来,发挥其丰富多样的职业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