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盛典 > 中国教育报围绕“优师计划”刊发宋争辉厅长署名文章

中国教育报围绕“优师计划”刊发宋争辉厅长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1-11-13 03:12:22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从源头上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面对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的双重需求,必须落实好优师计划,抓薄弱、补短板、促提升,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

  

  一是在更高站位上谋划优师计划。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当前,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已经被实践证明的“长期脱贫靠教育”这条路,应在新的历史阶段持续走下去,依靠教师“扶志”和“扶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

  

  国家启动实施优师计划,是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行动。通过部属师范大学和省属师范院校定向培养优秀教师,可以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优质师资基础。河南把实施优师计划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心工程,以优师计划为牵引,下大力解决乡村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发展受限等问题。要加强省级中观统筹协调,每年根据定向县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需要,会同编制、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统筹制定计划,精准施策,分类实施,强化财政支持,加强履约管理,围绕“四有”好老师培养目标,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与高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让优师计划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得发展。

  

  二是在更高标准上衔接优师计划。国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先后实施了“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加强和改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河南自2016年启动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以来,先后印发《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政策日臻完善、培养类别渐趋合理、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培养质量逐年提升。目前,累计投入经费3亿元,培养地方公费师范生1.75万人,7000余名毕业生到农村贫困地区投身教育事业,成为农村孩子思想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知心人。

  

  河南的地方优师专项与国家优师专项都实行“省来县去”招生政策,为全省38个国家级脱贫县培养紧缺学科和薄弱学科师资。河南从政策设计、项目定位、培养层次、培养院校、服务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安排部署,形成项目错位互补、市县乡全覆盖的高质量教师补充体系。

  

  三是在更深层次上实施优师计划。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河南将坚持“谋划长远”与“干在当下”相结合,担当起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重大使命,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在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就业管理、条件保障等方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一体化的“4+6”教师人才培养造就模式,全程跟踪包括优师计划在内的师范生在校培养质量,以及到岗任教后的专业成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组织实施优师计划,既需要国家宏观指导、省级统筹协调,更需要市县和培养院校的具体落实。市县要牢牢把握优师计划的任务要求,合理确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补充需要,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补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津贴和教师教龄津贴“一补两贴”政策,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和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两房”建设,优先支持到岗任教的优师计划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政策激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培养院校要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落实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坚持农村教育需求导向,集中最优质资源培养,强化教育实践和乡土文化熏陶,促进公费师范生职业素养提升和乡村教育情怀养成,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河南将持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收入待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谱写中原教育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1-12/23462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