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7日此轮疫情发生以来,绵阳迅速反应,完善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安排部署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校园管控到位、检查指导到位,抓牢抓实应急状态下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有力保障了校园平安稳定和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迅即反应,安排部署到位。一是快速响应,进入应急状态。11月3日,全省宣布进入应急状态,绵阳教育和体育局迅速反应,全市教体系统第一时间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激活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各地各校迅速启动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二是统筹部署,科学指导防疫。10月17日以来,绵阳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先后于10月22日、11月2日、11月4日、11月8日、11月11日召开全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5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绵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第10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9个,安排部署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学校规范开展防疫工作。
长效监测,风险排查到位。始终长效运行绵阳市校园疫情风险排查机制,实时按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开展风险排查,建立排查台账,落实相关隔离检测措施,有效降低防控风险,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蔓延。一是全面监测师生健康状况。建立“绵阳市校园卫生安全管理系统”,采取日常健康“三检”、周末假期健康打卡的方式,全覆盖全流程对师生员工健康和行程状况实行闭环监测,及时掌握身体状况异常和行程异常师生,分类施策执行相应隔离检测措施,防止师生员工带病上学上班。二是发布预警提示。每日通过疫情防控工作群发布国际国内疫情信息、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教体系统疫情防控措施,10月17日以来累计发布疫情信息80余条,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疫情信息、防控措施传达至各级学校,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排查、第一时间调整防控举措。三是开展风险排查。根据最新疫情形势及时开展风险排查,对有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接触史的师生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风险排查,建立排查台账,执行隔离检测等闭环管理措施,实行挂销账管理,坚持潜在风险人员未解除风险不返校原则,有效防止校园输入风险。10月17日以来,排查出有潜在风险人员1756人,均按要求落实了有关措施,目前全市各学校安全稳定有序。
细化举措,校园管控到位。一是严格校门管控。对所有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入校,所有入校人员和车辆严格落实亮码、扫码、测温、登记,规范佩戴口罩后入校。对校外居住教职工和走读学生实行与其他入校人员一致的管控措施。二是严控聚集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对校内大型活动一律实行暂缓或采取线上方式举行,对确需举办的,坚持“谁主办谁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各地各校提前向属地应急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备,未落实好防控措施、未经属地应急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大型活动一律不得举行。三是严格放收假管理。按照“谁的人、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对师生员工假期离校实行报批制,对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实行校内托管,严禁中高风险地区家长到校探视学生。对假期留校的师生实行建档管理,由学校统一安排学习生活和心理疏导等关怀服务,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对其他低风险地区学生,由学校统一租车或由家长私家车接送的方式,护送学生放收假。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学校及时组织召开线上家长会和教职员工大会,将最新的疫情形势、防疫要求、职责、知识传递到每位师生员工。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一人带一家”活动,积极印发告家长书、推送温馨提示100万余条,带动覆盖近300万家庭,促进师生员工的家庭成员及时掌握防疫信息、学习防疫知识、提升防护意识,积极履行个人和家庭防疫职责。
强化督导,检查指导到位。建立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督查机制,印发《关于开展秋冬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绵教体函〔2021〕142号)督查文件,成立由局班子成员、调研员为组长的10个督查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县市区(园区)、在绵高校、直属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不定时的暗访督查。截至目前已督查学校252所、校外培训机构200余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督查发现问题147余条,印发督查通报3期,对问题较严重的61所学校进行书面通报,同时点对点反馈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立即整改,并加大对属地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基层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到位,堵住防控漏洞,织密防控网络。
上一篇:省领导赴宁德调研教育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