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实施五大计划,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工作格局,全面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强基计划。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优化学校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百万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童心向党”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宣传、清明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网络签名寄语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设置计划,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团队会。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深入实施生命教育,把逆境教育、挫折教育、灾难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涵育计划。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在乡镇、街道、社区、村以及中小学拓展延伸,构建全覆盖、全天候,即时化、专业化的心理服务网络体系。深化心理健康服务联盟协同作用,常州市教育局加大与市文明办、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公检法、市妇联等部门合作力度,进一步整合联盟资源优势,强化社会联动力量,提高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造以“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文化节”为代表的心理主题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互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个学校组织至少1个基于积极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心理社团,分享成长故事,加强正面引导。
心理健康改善计划。做好未成年人公益心理咨询工作,开通未成年人成长指导心理热线,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免费公益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启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数据智能平台建设,利用“青果•常开心”心理健康云平台,开展学生入学普测、成长过程分类测、重点学生监控测等常态性心理健康测试工作。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学校根据学生心理测试测评报告,全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科学分类归档,实施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筛查评估干预工作。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全面建立“班级—学校—社会”三级心理健康预警体系,细化各级心理健康预警要求,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和转介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
心理健康提升计划。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市级特色校争创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每两年在全市创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力争用6年时间创建完成60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市级培训体系,每年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不低于80学时的专业培训和临床心理咨询体验。密切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建立与家长定期沟通的机制,深入扎实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
心理健康支持计划。加强队伍建设,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到2024年,全市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经费支持,各级财政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项补助,到2023年末,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确保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推进全员育人,推行全体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制度,让每个学生尽可能享有面对面、一对一的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