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大力开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把爱我中华、促进民族团结的种子撒入孩子们的心田。
一、坚持品质德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推进落实《关于在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鄞州区情区史,设计“红色根脉”思政课程序列。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编写学生读本,汇编校本课程,打造一批和而不同的“红色根脉”教育课程。
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把“四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队会等阵地,为学生讲好“四史”,讲好“各民族守望互助”的故事。开发“四史”优质网课资源,推广“党史十讲”系列课程,并组织10所以上优质学校将“四史”分篇章、分事件录制成百余个课程视频,通过鄞州智慧云课、鄞响APP等平台推送,加强爱我中华、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明确习惯养成目标,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抓好《中小学生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落实落地工作,让各族孩子从刚入校门学会认识中国地图、国旗、国徽开始,到初中学段主动维护国家荣誉,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不同年段学生爱家、爱国、爱同胞,培育民族团结“金种子”。
二、坚持融合实践,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落地
以特色场景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深化少年军校、劳动教育基地、中医药实践基地、历史文化体验基地等特色场景建设,构建国防观摩、爱国教育、文化体验、红色熏染、民族交融“五位一体”的特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互动教学、竞赛竞比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示范学校建设培育民族情感。精选区内东南小学、镇安小学等5所试点学校,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展厅、中华民族同心馆、初心馆等10个场馆,通过课程渗透、环境熏陶、阵地建设、场景打造、活动养成等形式,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情感。
以红色根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省整体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试点区工作,联合区委宣传部打造10个红色教育基地,开设红色研学项目,着力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坚持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行见效
让少数民族学生平等优待。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一样,根据“阳光招生”政策入学入园,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严格按照宁波市招生政策,落实中考加6分投档的优待政策。
让对口帮扶战略落地生根。由李惠利幼儿园输出优秀园长,对口援建新疆库车市应麟幼儿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俗游戏一条街“甬库童心苑”、蒙学“应麟启蒙馆”等,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游戏教学,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中国儿童。由优质学校曙光中学对口托管盐源县干海中学,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第一副校长”,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打造东西部协助的“示范校”。
让鄞州教育情怀传递四方。选派百余名教育人才到新疆、黔西南、延边州等地支教,与百余所学校完成结对帮扶,为当地培训百余名骨干教师,捐赠财物一千多万元。今年,鄞州与凉山州的教育结对正式启动,区教育局选派了十几名支教教师,结对34所学校。以全国道德模范周秀芳老师为标杆,设立周秀芳爱心教育基金,向湖南溆浦、贵州等偏远民族地区捐建学校、捐赠物资。设立“捐书援疆站”,助力新疆库车学校(幼儿园)建设“天一图书馆”。今年该区学校向新疆捐赠图书6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