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关于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暨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有关情况的通报

关于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暨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有关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1-11-27 01:07:36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暨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有关情况的通报

  鲁教体函〔2021〕42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全省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的通知》(鲁教体函〔2021〕11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的通知》(鲁教体函〔2021〕13号)要求,我厅举办了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暨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获奖情况

  大学生合唱艺术节共有100余所高校近6000名师生参加。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优秀组织奖29个;优秀指挥奖(甲组)2个,优秀指挥奖(乙组)2个;优秀伴奏(甲组)1个;优秀原创作品奖(甲组)1个,优秀原创作品奖(乙组)3个;优秀合唱团(甲组)一等奖16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48个,优秀合唱团(乙组)一等奖5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0个。获优秀合唱团一、二等奖的合唱团指导教师获优秀实践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见附件1)

  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6市的800余名老师参加。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优秀指挥奖2个,优秀伴奏奖1个,优秀原创作品奖1个,优秀合唱团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6个。(获奖名单见附件2)

  二、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本次合唱艺术节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引领广大师生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各市各高校将本次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用美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凝聚师生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浓厚氛围。《唱支山歌给党听》《百年红船》《七子之歌·威海卫》《有一种爱不变》《中国进入新时代》《看山看水看中国》等合唱作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抒发了广大师生感怀百年党恩、铭记光辉历史的真挚情感,展现了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

  (二)进一步扩大了山东合唱的传播影响。本次合唱展示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关注、点赞和转发。大众日报、封面新闻、澎湃新闻、头条等全国知名媒体平台相继通过网站、客户端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半岛都市报、半岛网、网易号、百家号等平台推出报道500余篇,总点击量过1000万次。同时,活动进行了4场现场直播,观看总人数超200余万,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暨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已连续举办3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各高校将大学生合唱艺术节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健全面向人人美育育人机制的重要抓手,美育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特别是非专业组学生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赢得专家评委肯定。各市将市级教师合唱团作为美育教研平台,吸纳优秀乡村教师、青年教师参与,坚持每周训练,以赛促优、以研提质,教师专业能力大幅提升,教师队伍凝聚力日益增强。

  三、存在问题

  (一)本次参展作品展现山东地方特色、新时代风貌、教育改革成就的优秀原创作品较少。

  (二)个别合唱团在曲目选择、作品表达的导向上存在偏差,过于关注技艺展示,忽略情感表达,成为花哨的炫技。

  (三)部分市没有充分认识建立教师合唱团的重要意义,以练代训、以练促教的初衷被忽视,仅仅局限于唱好几首曲目、获得较好名次,未将个人素养的提升转化为日常教育教学的提质。

  各市各高校要系统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与不足,深入查找在艺术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育人机制,为推动全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1.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合唱艺术节获奖名单.doc

  2.2021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获奖名单.doc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1/25/art_11990_102953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