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洛阳理工学院:坚持五育并举 落实根本任务

洛阳理工学院:坚持五育并举 落实根本任务

发布时间:2021-12-04 12:15:37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洛阳理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为先、引领大学生把牢人生航向,增智为基、助推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健体为本、指引大学生锤炼强健体魄,尚美为真、培育大学生养成高尚志趣,劳动为荣、带动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坚持五育并举,落实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积极力量。

  

  立德为先,引领大学生把牢人生航向

  

  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青年大学生涯全过程全环节。培育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学生社团,把党支部建在社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班级、进社团、进宿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引导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好建强“十大育人”体系,纵深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大格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各环节,夯实“文明细胞”建设工程,坚持以典型选树引领思想道德建设,以志愿服务培育校园文明风尚。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校园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让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充盈校园、充盈青年头脑。

  

  增智为基,助推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思维,按照三级体系对标开展专业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建筑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学科专业集群,紧密对接建材行业、地方新兴主导产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重构各专业相互支撑、各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和前沿选修课程,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协同育人,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建设7个产业学院,对接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新流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优化教学保障体系,夯实“七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格局,构建对教学全过程实时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调控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运行系统。

  

  健体为本,指引大学生锤炼强健体魄

  

  打造“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育模式,构建身体素质、专项技能、课外体育竞赛及校园健康跑各占一定比例的课内外一体化校园体育运动教育格局。全面推进体育课程建设。设置公共体育必修课、公共体育选修课和体育保健课等三类体育课程,体育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模式(本科班30人、专科班35人),每节课学生身体素质练习时间保证30分钟以上。全面实施体育教育改革,实施体育课程分层级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开设兴趣班、提高班、竞技班,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不断提高运动技战术层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技比赛。全面建设运动校园,实施运动校园建设工程,每天下午后两节课不安排教学活动,鼓励师生参加校园运动。开展体育文化节、金秋体育汇、全民健身月活动。

  

  尚美为真,培育大学生养成高尚志趣

  

  秉承“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全面素质”的美育理念,强化以美育人、以美培元。建强公共美育课程。发挥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师优势,开设公共美育类课程、公共艺术类课程、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179门次,并把在校生至少选修1门并取得2个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深化“艺术+思政”教育模式,建强公共美育专业。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虚拟现实文创设计”微专业,让普通专业学生能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基础文创设计开发。建强公共美育载体。以艺术特长生为“点”,各类艺术团为“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艺术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

  

  劳动为荣,带动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深植大学生心灵,引领他们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当成价值追求和行为指南,探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富含中国精神内涵、凸显洛阳理工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构建劳动教育全覆盖机制,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个维度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课列入课表,将每周五设为劳动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综合实施的劳动教育格局。构建创新创业劳动实践机制,完善“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深化项目建设,促进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自我培育进取创新精神。构建专业实习劳动扩展机制,将大学生的寒暑期集中社会实践和大学生专业实习定为专门的劳动周/劳动月,拓展校院两级实习见习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参与社会劳动实践万余人。构建志愿服务劳动奉献机制,深化校内外社会公益服务的劳动项目,引导广大学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治理、投身社会劳动、培养奉献精神,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人次。构建勤工助学劳动锻炼机制,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400余个,引导学生在“他助”到“自助”的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洛阳理工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2-03/23596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