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下大力气提升内涵建设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下大力气提升内涵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04 12:09:59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2020年以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特色发展”大讨论活动,大家集思广益,重新细拟与修订了学科规划和发展思路。学校结合自身优势,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不断凸显特色,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专业集群建设

  

  为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和专业集群建设,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聘请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产业学院院长,给予产业学院更多人才引进自主权、财务自主权和人事考核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学单位和行业、企业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按照产业属性,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通校内学院壁垒,相互协调、积极配合,推动专业之间互联共通,实现课程、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学校立足学科专业优势,融合相关专业和资源,加强新文科与新工科融合,着力打造满足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集群。

  

  建立对接产业、动态调整、多方协同、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集群建设管理机制。确立专业集群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力推进基于专业集群战略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业集群内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先入群,后调整”的原则,前期根据产业链需求将相关专业入群,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淘汰服务产业链关联度不高的专业,及时调整或增设对应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不断推动专业集群的整合。逐步建立起专业集群核心专业负责制的管理体系,由核心专业负责人定期召集群内各专业研讨教学,推进专业集群共享平台建设、共享课程开发。同时为专业集群的建设提供经费保障,使管理体制与专业集群建设及改革相匹配。

  

  二、立足地方服务需求,强化“经管”优势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在强化“经管类”品牌优势专业的同时,结合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开设优势专业与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课程,形成“经管交叉,文工互补,多元视野,跨界融合”的“新文科”专业特色。学校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等二级学院,已凝练出数智化金融、大数据财务、大数据管理等特色明显、服务性强的精品专业,为培育“跨界融合”的经管类特色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竞争力。

  

  学校在以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科学设置、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专业布局重点面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向发展,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与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新兴专业,撤销了行政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一志愿上线率、报到率、就业率低的专业。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办学定位、郑州航空港建设、本地域现代服务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增量优化、存量升级、余量消减”原则,不断推进专业建设改革;重新整合资源,重点规划建设了金融服务等6个专业集群;对金融学、会计学等传统优势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凝练大数据财务、大数据金融等新的专业方向;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13个本科专业,停招采购管理、行政管理等3个社会需求弱的本科专业,使专业结构更加优化,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三、恪守以生为本,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本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设置了完善的专业准入和准出制度,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专业选择。开展“双学位”教育,满足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坚持“基础实、能力强、懂管理、会创业”的人才培养基础上,设置基于学生就业、创业、深造等不同需求的课程模块,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知识、能力提升需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和专业要求,编写融入专业发展新动向的特色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严格过程监督,实现对学生学业的动态管理,完善学业预警机制,将严格管理与学生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实施“校企合作发展工程”,深入开展“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以产业、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政校行企深度融合,共建专业、共开课程、共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人才。

  

  四、搭建综合实践平台,推进素质教育驱动机制

  

  坚持系统性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从2019年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由课内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实践四个部分组成的,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色性原则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过程中,引入行业企业师资,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教学资源,突出学校或专业特色,精心策划,突出不同学科的优势,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兴趣的培养提供参考,更好地培养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社会人才。坚持校内外结合原则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充分结合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并各自发挥两种资源的优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在校内实践教学中,采取建立专业实训室、实验教学中心等形式,让学生在校园内即可完成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对专业技术的培训和操作;对于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开展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企业实训等,以此更好地了解社会。同时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缩短岗位适应时间,强化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

  

  五、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的内涵发展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推荐“四个回归”,深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狠抓严教、严管、严考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课堂教学、试卷和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开展期初、期中、期末阶段性教学检查,把质量管理从课堂教学等主要环节渗透到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课堂教学革命,打造“金课”;大力资助教学改革项目,加强混合式课程建设和精品在线课程开放;成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建立校级专职和院部兼职督导队伍,实现教学督导听课全覆盖;构建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实行“两级双线双责”工作模式,开展专项评估,实施多元评教;定期编制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课堂教学质量报告;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引进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合作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2-03/23596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