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焦制约人才工作发展的痛点难点,以“十招破十难”的务实举措,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打好“党委统领”招,破解“抓手薄弱”问题。针对人才工作“业务抓手多、党建抓手少”的情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年目标、月通报、周研究、日引进”运行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学院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任期考核,每月通报人才工作进展情况,校党委书记每周听取人才工作汇报,校长每周四主持召开人才引进领导小组会议,高效有序推动人才工作开展。
二、打好“政策归一”招,破解“体系零散”问题。针对人才政策“条块多、整合少”的情况,树立系统观念,深化政策改革,对原来分散在十余个部门的涉才政策进行梳理,结合省、市人才新政,出台《人才引进与聘任实施办法》,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以组合拳形式整合为“1+N”文件,形成一体贯通、全面覆盖、务实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三、打好“分层负责”招,破解“职责不清”问题。针对人才工作职能“统筹多、分工少”的情况,明确“学科为主体、学院为主责、学校为主导”的工作职责。坚持围绕学科集聚人才,要求每位人才都要有学科归属。压实学院人才引育的主体责任,赋予其在人才选择、岗位评聘、薪酬定级、经费分配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充分释放学院引才育才用才活力。强化学校定战略、作规划、配资源、建生态的作用,形成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金优先投入、人才环境优先保障的工作格局。
四、打好“扁平审议”招,破解“周期冗长”问题。针对人才引进“流程多、时效慢”的情况,实施“引才审议扁平化”,将原来需要6个环节至少2周的审议周期,压缩为“学院初审—引才领导小组审议—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决策”3个环节,审议时长缩减一半。2019年以来,学校全职引进中科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7人,省级人才30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由49.3%提升到65.1%。
五、打好“引育并举”招,破解“内外失衡”问题。针对人才队伍建设“重引进、轻培养”的情况,坚持引育并举,出台《“瓯江特聘教授”聘任办法》,校内人才获得相应业绩分值,即可享受与引进人才相同的津贴待遇,有效促进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的“生态平衡”,避免“边引进、边流失”现象。近两年,学校人才流失数量仅为个位数,甚至一些前几年流失的人才又重新回归。
六、打好“多元评价”招,破解“论文唯上”问题。针对人才评价“重指标、轻实绩”的情况,大力实施多元评价改革,制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推动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业绩“等效赋分”。业绩突出者无需论文可直接参与评审,例如书法“兰亭奖”、音乐“金钟奖”等几位获奖人才,在缺少相应论文的情况下破格晋升为高级职称。
七、打好“校地共建”招,破解“产学脱节”问题。针对人才创新“成果好、转化难”的情况,坚持把科研做在瓯越大地上,在各学院建立“1个展示平台+1个研究院+1个校企联盟”的“3个1”载体,与温州各县(市、区)共建10个产业研究院,300余名教授博士通过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低压电器、生态环保、碳材料、激光加工、文化体育等领域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形成“人才入校、项目落地、科研发展、产业提升”良性循环。学校被列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八、打好“团队凝聚”招,破解“单兵作战”问题。针对人才发展“个体多、团队少”的情况,提出“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团队”,在重点专业、学科、平台、项目中建立导师培养责任制,打造既有“高大上”领军人才,又有“小青新”骨干博士的立体式人才梯队,推动“钓鱼式个体”向“捕鱼式团队”转型,有效提高人才凝聚力、活跃度和贡献值。2021年学校教师同时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九、打好“数字赋能”招,破解“一表多填”问题。针对人才服务中“填表多、智治少”的情况,大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倒逼人才工作流程再造,建成一体化智能数据平台,打造“人才入职不用跑”“人才补贴一键领”“人才科研在线帮”“人才数据一宝通”四大应用,有效提高服务效能。学校入选2021年教育部全国教育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
十、打好“关心关爱”招,破解“重金难留”问题。针对人才保障中“讲待遇多、讲关心关爱少”的情况,实施党委班子联系人才制度,校领导每周三中午与人才开展“明心餐叙”,推出人才精装房、人才大礼包、人才温州行、人才红娘牵等“十大关爱行动”。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色,在市域建设11所附属学校和幼儿园,2020年、2021年分别为223名、193名教职工解决子女入学难题,其中人才子女就学第一志愿100%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