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医学院药学学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走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立足产教融合,不断探索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新途径,形成了“标准引领,动态调整,校企协同”的基地建设特色,为培养符合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
立足产教融合,创建“六化”基地建设标准。围绕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需求,滨州医学院药学学科以岗位胜任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着眼人才培养质量,吸取国内外成功做法,总结多年基地建设的经验,创建了“平台场所标准化、联合互动全程化、培养体系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科学研究规范化、绩效评价多元化”的 “六化”基地建设标准,并设置了“6+20+65”三级指标体系。该标准和体系体现了药学实践基地的教育主体多元化、人才培养协同化、成果转化市场化、学术职业统一化等特点,为我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该标准和体系在多家基地推广应用后,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也因此受邀在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改革创新发展暨中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10周年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得到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以及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高水平实践基地制度保障。围绕新发展理念,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滨州医学院药学学科构建了“学校-基地-导师”三级联动机制,保障学校与基地的互联互通。结合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特色,建立“达标上岗、动态预警、褒奖激励”的运行机制,遴选药物技术转化、临床使用、监管与生产流通等医药领域基地,形成全医药产业链覆盖、产学研用融合的“立体式”基地群。鼓励基地开展特色化培养,联合基地将省内一流的GMP标准实验室建在校内,形成“企业进高校 + 高校进企业”的一体化培养特色。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内生动力,也有效促进了基地的快速发展。1家基地入选“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2家基地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家基地入选“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
强化协同育人,提升校企人才培育质量水平。围绕“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大药学理念,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构建“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协同评估教学质量”的“五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教学体系,形成“理论教学一体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从大一到大四贯通全程、循序渐进的“序贯式”实践教学方法,建立“目标共定、过程齐管、考核多元和反馈双向”的质量评价机制,不断彰显“懂医”特色、夯实“精药”底色、提升“实用”本色。在基地导师的参与下,教学质量工程成效显著,药学研究生的案例课程占比达到74%,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达到63%,并获评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2个、省级研究生教学案例库、优质课程5门。研究生参与企业攻关项目的积极性递增,参与企业标准、专利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优秀成果奖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