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栉风沐雨奋进路 三十而立再出发

栉风沐雨奋进路 三十而立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1-12-25 12:15:06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孩子们上课坐的是小板凳,黑板是洋灰抹的,教室都不够用……”回忆起5年前第一次来到河北省阜平县半沟小学时的情景,65岁的北京市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感慨万千。

  退休后,刘建文放弃了高薪的返聘工作,二话没说就来到阜平县半沟小学支教任校长,一干就是5年。在此期间,他自费5万余元购买各种学习用品,让乡村孩子也能有丰富的音体美劳课程。但他对自己却很“抠”,5年来,他开着手动挡汽车往返京冀两地,跑了6万多公里,比两个长征路还要长。后备厢里的泡面是他的“常备口粮”。

  但刘建文感觉很幸福。“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明显提高。现在的半沟小学已经成为了全县的示范学校!”刘建文说。

  1991年,国家教委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0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团结引领着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代表的教育系统190余万“五老”,书写了数不清的像刘建文一样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关工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深化,在创新中发展,迈上了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科学发展的新台阶。

  奔涌在教育发展事业的长河里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久长中学的教室亮堂堂的,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琅琅书声透过窗户传到走廊上。站在这儿的刘皖平欣慰地笑着。

  时光回到2016年。彼时的久长中学是另一副模样——学生懒懒散散,教师干劲不足,学校缺少校园文化,乡村学校的薄弱点在这儿都有。

  这一年,教育部关工委启动了“老校长下乡(校)”试点工作,贵阳市被列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同年9月,贵阳市教育局离(退)休党支部“老校长下乡(校)”支教团开启了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即一名老校长定点帮扶一所农村学校。刚从贵阳市第九中学退休的刘皖平就是其中一员。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考入城市的,所以回乡村学校扶贫,也算是落叶归根。”刘皖平说。有着44年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刘皖平自信一定能发挥余热给予乡村学校帮助:对学生实施一体化管理,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等活动,打造做“君子”的校园文化……

  改变,就这样从点滴处发生了,最终焕然一新的将是教育的样貌。

  目光从祖国的西南角,延伸到更广袤的土地——

  自“老校长下乡(校)”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北京市先后选派42名重点中小学退休校长和骨干教师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开展支教扶贫;浙江、四川、重庆、贵阳等试点省市组织了2798名老校长、老教师支援学校1970所,近174万名乡村学生受益。

  与此同时,“退休教师下乡志愿服务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滇西助学圆梦计划”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精准扶贫,为边远地区和曾经的贫困地区儿童成长护航。

  “要奔着最要紧的问题开方抓药。”30年来,这句话贯穿着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

  从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到一家之内的教育问题,“五老”持续散发着光和热。

  北京8个区建立家校社共育试点咨询室40个,举办讲座及活动1800余次,参与家长及学生10万余人次,家长和学生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天津组织“五老”宣讲团,开展2万余场家庭、家风教育讲座;河南举办“首届家庭教育知识竞赛”,通过网络选拔、电视比赛等方式吸引近158万名教师及家长参加,有效传播了家庭教育理念;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关工委推出21期线上“家庭教育公开课”,累计收视人次3200余万,家长们直呼“提气又暖心”。

  老同志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家校社协同共育领域的第一线。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钟秀是佛山教育界第一个年过七旬的“网红”,她用6年时间走遍了佛山19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手写了25万字的《佛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授课参考教案》,开设家庭教育讲座140多场,培训青年教师近9000人次,听课家长近9万人;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关爱专家团团长周慧玲,多年来面向青少年累计作报告1150余场,个人在“云端”开播的家庭教育讲座惠及23个省区市的320万个家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教育系统近80万“五老”参与到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以及宣讲、授课及咨询等服务中,累计培训教师过百万,服务家长5000万人次。

  一位又一位前辈,耕耘杏坛数十载而初心依然炽热。在祖国教育事业发展长河中,他们始终愿作那奔涌的浪!

  打造出培根铸魂的“金字招牌”

  2021年仲夏的嘉兴南湖,雨歇云散。

  在那艘穿过了百年历史长河的小小红船旁,曾任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的全国劳动模范——93岁的周坚,正通过一张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照片为学生们讲党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永远跟共产党走……”在教育部关工委2021年度“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周坚和全国教育系统百余万老同志一起,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埋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仰之种。

  100多公里外,上海交通大学,这里也在讲述着动人心弦的过去。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推开了为他准备的椅子,坚持站着演讲,仿佛忘记自己已经92岁高龄。他,就是上海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在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院士回母校”活动中,他向台下的交大学子讲述自己隐姓埋名带领团队研究制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故事。

  “我30年没有回故乡,没有履行对母亲的诺言,但当母亲知道了我的事情,她的理解让压在我心头上的大山一下子没有了……我履行了对国家的诺言,直到现在还是无怨无悔……”黄旭华一度哽咽,现场的学子早已热泪盈眶。

  自2016年起,教育部关工委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邀请两院院士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分享治学做人的经历和感悟,累计百余位院士参与,受益学生达2950.37万人次。每次活动后,学生们都有同样的心声:“要坚定理想信念,像院士前辈那样求学、治学、做人。”

  30年来,在教育部关工委的引领下,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关工特色的“金字招牌”:“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历时24载,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受益青少年达5亿余人次;“读懂中国”活动通过微视频和征文展示传播“五老”经历和感悟,4年来,19.04万名大学生直接采访优秀“五老”4.98万人次,受益人数达2119.65万余人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让更多职业院校学生感受和体悟“工匠精神”,累计开展8700余场、受益学生达891.92万人次……

  圈圈年轮只为画好一个同心圆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2015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两度作出重要指示。他深刻指出,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0年来,教育系统的老同志们用行动响应号召。

  86岁的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郭荣辉是“全国一级星星火矩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突出贡献者。2004年至今,他向企业家募资9000多万元,跑遍了福建的海岛和山区,捐建了6000多个爱心图书室、近300个新媒体互动阅读教室、近万个红书袋。今天,福建省170多万名孩子还在阅读他组织捐赠的图书。

  年过古稀的辽宁省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退休教师谢严森热情不减,坚守在为下一代服务的岗位上。他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创办面向青少年的报刊资料阅览室“素斋”。他累计编撰刊物100多期,并无偿向社区、学校发放几十万份,把正能量传播给更多孩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走过30年,未来如何更上一层楼?

  2021年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方向——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主动作为、协同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和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促进和助力家校社协同共育;要“有人管”“有事干”“有资源”“有条件”“有热情”。

  这是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份重要指导性文件。各地各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23个省级教育部门、24个教育部直属高校党组织通过实施意见、通知等形式出台贯彻落实举措,33个单位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基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工作热情与能量在《意见》的落实过程中进一步被激发。

  由上至下,教育系统关工委凝心聚力,交织成一棵参天大树。

  30年,30圈年轮,围绕着不变的初心与使命: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站在新的起点上,教育系统关工委必将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林焕新 通讯员 王小轩)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12/t20211223_5896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