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利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科研育人落实“万众创新”

专利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科研育人落实“万众创新”

发布时间:2021-12-25 13:34:15作者:佚名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

  面对散落的海洋垃圾,能不能及时进行机械化分类回收?汽车安全气囊能减缓伤害,那电瓶车是不是也可以拥有相同配置?疫情期间扶手电梯的扶手消毒能不能做到快速无死角?相比人工洗车的繁琐与低效,能不能发明一种更为高效、省时、灵活的洗车机器人代替人力?近20个类似“异想天开”的创新想法,被芜湖市的大学生们通过构思、设计、验证,呈现在第十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

  今年已经是该项赛事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它的发展正是芜湖市从“十二五”将创新驱动升级为城市发展主战略,到“十三五”城市创新能力不断上升,再到“十四五”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全过程的最好证明。今年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组建全省首个人才发展集团,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试验地、新事物的生发地、新产品的首发地,全力争当“创业安徽”排头兵,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越来越多从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中走出来的青年学子在芜湖市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成就创新创业梦想,助力芜湖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

  以本年度赛事承办方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在2014年学院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比赛时,全校专利申请数仅为3件,且都为实用新型专利。而截至今年12月,学院申请的各类专利有4155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其中包含发明专利1907件,已获得授权的各类专利达1785件。同时,在芜湖市全部高校参赛的情况下,学院已连续6年保持市赛参赛作品数量第一、晋级复赛作品数量第一、晋级决赛作品数量第一、获奖总数量第一、获等级奖项总数第一的“五个领先”。这其中量与质的极大飞跃,与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密不可分。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识到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后续的核心竞争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开始着手通过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科技处处长高涛表示,从2016年开始,学院每年定期举办校级专利创新大赛,旨在唤醒大家科技创新的意识,调动学生通过专利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年复一年,学院都在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政策创新、优化配套服务、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做到让学子创意有条件、创新有舞台、创造有机会。

  在近年来的努力下,以专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知识产权创造、以产学研用为纽带的横向课题开发、以实训实践和科研团队建设及研发为主旨的平台载体建设已然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三大主攻方向。而专利也早已成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凸显特色和亮点,以专利创新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施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目前,全院近13000名学生中,每10名学生就拥有一项专利申请。

  “学院有关于科技创新的公共课,组织了很多相关的培训、学习,如果遇到专利方面的困难,还可以去校内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技术与创新支持(TISC)中心去咨询专业的老师和知识产权专家,我们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不但树立了严谨的学术态度,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刚刚在第十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张陈,非常感谢学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的各项支持。学院依托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中心,引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域技术创新与支持产业技术发展等提供强大助力。该中心还通过编印技术类读物、开展了知识产权培训、启动“授人以渔”大学生专利文献检索技能专项培训计划等充分调动学校师生专利创新的内生动力,逐步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批具有一定专利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的专利创新骨干,以专利创新为龙头的创新实践活动遍及全校所有年级全部专业。同时,在省内高校形成示范效应,为其他高校实施此类计划提供经验和教训,为国家埋下“创新的种子”。

  “科技类创新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敏介绍道,每年学校留在芜湖本地发展的学生占据毕业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以计算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领域专门人才居多,在芜湖市全面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后,该比例还将得到更高增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育人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在助推创新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特约通讯员:张磊)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4984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