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医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系统改革,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全员参与、多元评价、持续改进”的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理念转变,突出学生主体。立足学生成长成才,教学评价理念由“教本位”向“学本位”转变,构建了突出学生主体的全员参与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学生、同行教师、督导专家和管理人员四部分构成,不同主体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给予评价,避免了单一主体产生的评价片面性,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分类评价,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第一,突出思政育人导向,遵循不同课型育人规律,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增加了思政课程、临床见习、线上教学、国际课程、体育课程、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评价标准,修订后的评价标准共有15类,涵盖学校各类型课堂,实现了不同课堂分类评价、精准评价。
内容多维,综合评价。从评价主体角度制定教学质量评价观测点,从教学重视度、思政教育度、教学规范度、内容清晰度、特色鲜明度、条件保障度、学习有效度等七个维度评价教学效果,体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提倡探究与创新,鼓励个性化、新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助推课堂革命。
手段创新,过程评价。技术赋能评价改革,学校建立云端一体化平台和移动终端平台,通过“平台+线上”完成各类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现了全员实时评价、可视化教学质量分析与诊断、大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通过动态性和全面性过程评价,改变了原有的一次性结果评价,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精准。
持续改进,促进教师发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定量评价基础上实施评语制评价,学校每年采集评语2万余条。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发展思维,发挥评语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指导性作用,切实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采取教师课后及时反馈,督导专家集中反馈,平台点对点反馈的“三层次”反馈形式,追踪整改过程,关注师生进步表现,确保评价整改效果。
机制创新,探索增值评价。强化激励机制,教学效果评价优秀的,列入教学示范观摩对象,激发优秀教师荣誉感,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职称晋升中列入评审依据,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纳入职称评审。在课时绩效上体现优绩优酬,同时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客观评价、分类评价、多元化主体评价体系,多维度评价指标,多样化评价形式,在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水平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近3年学生满意度测评中,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