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杞梓生态”强化林学专业思想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杞梓生态”强化林学专业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21-12-25 15:48:07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以“光照环境、土壤环境和水源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打造林学育人“杞梓生态”,提升专业思想教育实效。

  

  “三束光”形成“杞梓生态”的光照环境

  

  ——第一束光照明。在新生入学初就设计好《新生调查问卷》,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动机和未来职业选择等指标的定量分析对学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员“下沉”到学生中去,摸底学生“想什么”“要什么”,将职业生涯规划前置,为一年级学生定制“四年成长手册”。

  ——第二束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分对象”进行专业认同教育的内容设计,按照“初识阶段”“学习阶段”“应用阶段”进行分层教育,按照“9月-12月重专业思想教育”“1月-3月重专业学习积淀”“4月-5月重专业认同激发”开展分阶段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强化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第三束光让学生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团学工作为切入点强化专业教育,依据“新时代、新形势、新青年”的现实背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学风、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结合专业特色,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六块地”形成“杞梓生态”的土壤环境

  

  ——发挥“第一课堂”的基础作用。新生研讨课和专业课学习后,组织学生做好“学习问题清单”,邀请任课教师为学生“把脉”“开方”提升专业学习效果。

  ——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充分利用“产学研”特色办学优势,依托山阳核桃试验示范站、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等试验示范站(基地)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提升“第三课堂”的覆盖水平。推进“互联网+思政”,倾听和传递青年之声,发挥大数据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优势,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增强专业认同的教育效果。

  ——建好“党团支部”主阵地。把支部活动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打造“党建+德育”的工作品牌,以理论课、实践课、观影课等多种教育形式,让支部成为专业认同教育最坚实的战斗堡垒。

  ——抓好“学生班级”辅助阵地。通过“导员面对面”和“班长支书周例会”制度,激发班级活力,提升班级自我教育能力。修订学生会章程,发挥班委会在团学组织中的枢纽作用,通过班级间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歌手大赛等丰富文体活动提升专业认同感。

  ——夯实“学生宿舍”小阵地。组织评选“优良学风示范宿舍”和“优秀宿舍长”并在学生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对6人读研、5名党员、4名副部、2名学委、1名班长的学霸宿舍进行广泛宣传,塑造“向上”的宿舍文化,助力专业认同感提升。

  

  “五眼泉”形成“杞梓生态”的水源环境

  

  ——“朋辈泉”。成立“林语寄青春”优秀学子宣讲团,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保研学生、各类科技竞赛获奖学生、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有突出表现学生,定期进教室、进宿舍、进课堂开展各类“朋辈引领活动”。

  ——“学工泉”。通过开展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提升育人本领,扎实开展“思想引领”“一对一谈话”“摸底排查”“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心理健康”“资助育人”“生涯规划”工作,强化对学子的人文关怀。

  ——“教师泉”。安排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科研团队、参观实验室、木艺坊和试验站,探索“本科生导师制”落地实践,开展“科研成果育人”系列活动,邀请“老教授报告团”成员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校友泉”。组织策划品牌“林科讲堂”校友学术报告会,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培育家国情怀,矢志爱国奋斗。

  ——“企业泉”。针对学科特色、校友资源、学生职业测评结果、生源地分布、近五年学生就业行业和地点等维度开展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就业趋势,前瞻性同用人单位洽谈合作,实现就业实习前置,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实践中强化专业认同。

  (责任编辑:周雨曦审核:刁巧燕)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112/23/1192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