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兴县立足优质师资缺乏、城乡差距较大、教师交流不畅等短板,开拓思路、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纵向资源贯通和横向短板找平“双向提升”。
一是办学形式多样化促优质资源叠加再生。义务教育学校突出高位均衡。以“以城带乡、整体融合、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总体思路,以“名校托管”“名校+乡村校”“名校+特色校”等方式实现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推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项目合作、文化建设全方位、立体化深度融合。学前教育突出创新共进。成立11个幼教教育集团,确定帮扶型、联盟型、紧密型三种方式,通过各级各类幼儿园之间相互交流、规范管理,逐步实现集团内协同发展,加快实行“优质园+”办园模式,放大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核心园与成员园均衡健康协调发展。高中教育集团突出优质共享。三所高中组成高中教育集团,开展“管理共治、机制联动、教研共建”三项活动,优化以共同进步为中心、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范程序为纽带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优质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制度,各校区可以随时提取集团数字化优质资源。通过多次研讨,形成了统一目标,全力推动集团干部队伍、教师资源、初高一体化三个深度融合。
二是管理机制一体化助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成立集团理事会,制定完善集团理事会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由集团总校长任理事长,实行紧密型管理。集团总校统筹集团内教师资源,加强师资培养,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强化教学教研和学生培育。实行集团总校长统筹下的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明确集团化内校长及各校成员之间的关系,集团总校长全面统筹集团管理工作,整合打造集团化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集团各成员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责任共担。同时明确集团内实行“三重一大”的议事制度,通过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明确各成员学校的主体责任,健全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团化建设方案逐年得到落实。
三是交流机制常态化破校长教师流动难题。为打破教师“一校所有”的格局,推动教师从“学校人”向“集团人”“系统人”转变,出台激励政策,坚持岗位晋升、评先评优向交流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参与交流,全市集团内教师大流通、大融合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建立“3+2”校长教师交流机制。“3”即三种纵向交流方式:鼓励城镇优师“下乡带队”,选派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安排新任教师“县直跟岗”;“2”即两种横向交流方式:推行乡村教师跨镇(街道)交流和推进各学区教师镇域内交流。近三年,博兴县共1043名教师参加交流,其中跟岗培训、农村支教、上挂交流占全县教师的近20%。同时持续深化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两轮共聘任校级领导干部170余人,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提升了校长办学水平。此外,在集团化办学和教师交流轮岗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五年来共引进优秀教师709名,及时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