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曲阜师范大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纵深推进“三全育人”

曲阜师范大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纵深推进“三全育人”

发布时间:2022-01-06 06:09:28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曲阜师范大学扎根孔子故里办学66年,作为一所因孔子而生、因文化而盛、因时代而兴的师范大学,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凝练形成了以“以文化人”为特色标签的“三全育人”特色实践。

  担当“为国弘文”使命,绘就“文化立校”蓝图

  曲阜师大自觉担当“为国弘文”使命,确立了“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将文化从“用”提升为“体”、从强校手段提升为立校根本。明确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办好教师教育为办学底色。2016年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卓越文化追求、独特文化标签、突出文化优势的大学”。在《曲阜师范大学章程》中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研究、传播与普及”作为重要使命担当,将“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曲师大学子标签式的文化素养,将“发挥地处孔子故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特殊路径,以“立法”的形式纳入顶层设计系统。

  明确“以文化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模块”,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面向所有本科学生设置了4学分的儒家经典必修课和60余门传统文化公选课,针对全体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中国儒学专题研究”等课程。学校孔子儒学研究跨文、史、哲、教等7个博士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在每个学科均设置儒学相关研究、教学方向或领域,培育形成了“儒学+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可行路径。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问题。

  厚植“传统文化”土壤,营造“儒风海韵”环境

  曲阜师大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氛围,学校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拓展,倡导师生开展了新颖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品牌性的精品活动,其中“孔子文化月”主题活动被教育部授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入选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原创话剧《夫子》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孔子射艺传承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雅乐团的展演活动入选国家形象宣传片《感知中国新时代》以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宣传片;洙泗讲堂荣获首届海峡两岸高校社团“校园影响力奖”;连续十余年举办“儒家文化齐鲁行”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团中央、团省委表彰;打造了“孔子大讲堂”“洙泗讲堂”“杏坛学堂”等一批品牌学术活动,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搭好“合作共赢”平台,拓展“兴学办教”空间

  经过长期积累,曲阜师大建成了一批高层次的传统文化研究、教学和传播、交流平台。设有中国教师博物馆、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省部共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指导中心、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高校师德教育研究基地等十余个省部级平台,同时拥有“东亚儒学联盟”、山东省首家国学院、山东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学术教研交流机构,基于这些平台,学校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传承与创新,开展师生社会实践锻炼、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全方位服务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需求。

  秉持“化民成俗”胸怀,善谋“普及传播”路径

  尚人文、重教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传统文化“两创”必须为时代明德,发挥好人文化成、化民成俗的作用。曲阜师大与省教育厅共建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教师培训超过1万人次。面向干部群体、城乡民众开展儒学普及教育,广大师生投身“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贴近百姓生活,编写传统文化普及读本、创作影像作品、打造精品演出。近年来,学校出版了《孔子文化十五讲》等一系列普及性传统文化读本,面向社会开展孔子儒学讲座400余场次。

  学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推进“文化援疆”“文化润疆”,与喀什大学合作共建昆天国学院,与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合作开展了大规模支教和教师培训,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治理、民族融合中的巨大作用。学校在开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努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普及、大众传播和引领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高地,力争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示范区,近两年学校举办了“中外教师杏坛会讲”“中国-爱尔兰青少年文化交流”“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海外“朋友圈”。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2/28/art_11972_102970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