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用行动嘹亮唱响“青春之歌” 我省教育系统在防汛救灾中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用行动嘹亮唱响“青春之歌” 我省教育系统在防汛救灾中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2-01-06 05:37:24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今年7月20日,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河南,我省郑州市及周边的多个地区受灾严重,造成了一系列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面对暴雨洪水,我省教育系统拧成一股绳,积极组织防汛力量,在保障学校安全的同时,扛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保护、救援周边群众,为受困群众提供庇护场所。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堂“教育大课”,在灾难面前,我省教育系统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防汛救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实际行动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一、发挥专业优势,践行为民初心

  

  7月23日,河南农业大学公布首批灾后农业专家技术团54名专家联系方式,首批专家第一时间奔赴西平、兰考、中牟、渑池等地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服务,指导农户农企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尽力减少农业损失。7月25日,学校再次发布助农专家联系方式,总人数达173人,精准对口26个县,同时在省内各地开展现场指导。

  

  学校84岁高龄的河南省蔬菜专家张绍文教授仍坚持亲自到一线,在中牟县官渡专业农业合作社对灾后蔬菜进行技术指导,针对灾后菜苗烂根、死苗及病虫害防治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在开展线下服务的同时,专家教授们积极录制视频课程,并通过我省主流媒体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科技平台对外发布。暴雨过后是畜牧养殖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帮助,学校动物医学院教师菅复春通过电话微信联系20余家企业和养殖场户了解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整理发出养殖场灾后疫病防控建议,通过专业微信群,朋友圈好友分享等方式提醒相关企业和养殖场户,并积极联系、初步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各大高校及农业科研机构的畜牧兽医专家服务网络,各位专家教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时与受灾农户农企对接沟通,及时解决实际难题,指导灾后农牧生产恢复,全力降低受灾损失。

  

  在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导致许多车辆涉水,损失不计其数。郑州市的汽车销售服务4S店中维修车辆排起了长龙。但当时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缺少大型晾晒场地和技术人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主动担当,敞开大门,为北汽新能源、北京现代天河、丰田、新宝行宝马等多家合作企业的汽车销售服务4S店免费提供大型场地,供500多辆汽车进行检测维修。同时,组织汽车工程学院近100名师生志愿者,利用所学技术技能,积极参与到涉水车辆的检测维修当中,解决了企业的大难题。

  

  7月23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组织无人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赶赴新乡重灾区,在新乡市应急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来不及片刻休整,迅速投入实战,利用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开展对新乡各地受灾情况的全面侦查、各种救灾数据的实时抓取传输、食物药品等必要物资的精准空投等工作。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完成后,已是凌晨,志愿者们虽然身心疲惫,但每个人依旧情绪高涨,表示期待能尽快投入到后续的救灾工作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连绵暴雨不仅冲毁了道路,也让很多电梯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而且带来了安全隐患。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巨通电梯学院迅速行动,立即组织2019级十余名学生组成的电梯安全志愿服务队,顶着风雨、趟着没过膝盖的污水,冒着漏电等危险,上机房、下井道,全方位开展受灾地区电梯的安全排查工作,及时解决电梯故障。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赛艇项目2018级学生王汇波和2020级学生葛泰宇、王义建、孟子奥、旦晨旭,利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分批携带双人赛艇,火速前往受灾地点及周边地区参与防汛救灾。7月22日,王汇波等人到达受灾区域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当时积水已经没过救护车顶,现场水情复杂,船只行进缓慢。他们在转运医患人员时不仅要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克服灾害带来的恐惧心理,还要避开沉入水底的汽车和水中暗藏的涡流,载着受困医患艰难前行。直至当天晚上,在奋战近11个小时后,他们最终将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孕妇和儿童在内的近60名受困人员安全转移。

  

  二、彰显责任担当,筑起青春堤坝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向河南袭来,给师生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面对汛情,我省高校学子,尤其是高校学生党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暴雨疾风中逆行,用行动诠释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7•20”特大暴雨发生后,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何银磊迎难而上,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和新乡市的防汛救灾工作。他通过线上方式加入河南省防洪抗洪志愿者总群,收集、核实救援信息,联系救援物资,汇总救援路线,连续多日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为救援行动的顺利展开贡献自己的青春之力。何银磊学校所在的新乡市受灾尤为严重,为帮助被困学生解决生活物资匮乏的问题,何银磊积极参与学校救援物资的搬运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运输设备,向积水严重的宿舍楼运输水、面包等物资。在学校排水清淤时,他再次加入志愿者小分队,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为学校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鲍文龙是郑州西亚斯学院学生,他在网上看到暴雨受灾信息后,多方联系上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武装部,跟随金水区武装部分队前往灾区实行救援。7月21日,鲍文龙所跟随的救援队在东三环一家医院救出大约100名病人及身体不适的医护人员。在原地修整一个小时之后,他们又马上出发,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鲍文龙协助交警完成救援车辆疏通工作,然后跟随救援队进入医院展开救援。他们用皮筏艇、摩托艇进入医院,背起一个又一个病人。鲍文龙在水里整整奋战了一天,即使双脚泡烂也毫不在意,内心只有一个信念“只要多出点力,就能多救点人”。

  

  他们只是在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的优秀青年中的两个代表。今年10月,为了展示我省青年大学生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担当,发挥青年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开展了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优秀大学生及先进群体典型选树工作。我省有25名大学生和10个集体获此殊荣,其中,就有何银磊、鲍文龙两名学生,以及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抗洪救援分队的身影。

  

  三、一所校园就是一面旗帜、一座堡垒

  

  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在危难之中,我省高校在保障学校及师生安全的同时,扛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迅速反应,积极组织保护、救援周边群众,开放校园为受困群众提供庇护场所,为群众提供水、食物等必需品。暴雨洪水所到之处,一所校园就是一面旗帜、一座堡垒,用点点萤火汇聚成了大爱星河。在灾难面前,这些高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史学习教育。

  

  7月20日深夜,暴雨如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保卫处值班安保人员崔德海等3正在值班,远远看到有四、五名群众顺着激流向北漂游,其中有老人、小孩,他们身下是一块大木板。值班人员见状立即打开学校西门,把受困群众接到校内,第一时间为其提供热水、餐饭,并安排他们住到西门值班室。

  

  7月20日开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受阻在郑州东四环和金水东路上的300余社会车辆和群众打开校门,引导大家进入校园紧急避险,并与后勤处、校医院等一起为群众提供热水、饮食、住宿、充电、心理咨询等援助,对个别身体不适人员给予医疗(药物)救助等,受到群众和社会的一致称赞。

  

  7月21日凌晨,学校郑东校区家属区一孕妇临产紧急求助。校医院值班医生邵玲等人紧急出诊,携带急救药品及器械,冒着危险涉水到老师家中,进行有效医疗救助,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一直等到郑东新区分局救援人员用皮划艇把患者送出。邵玲坚持陪护产妇到医院产房,最终孕妇顺利分娩。

  

  在这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从7月24日开始,陆续到新乡市牧野区丰乐里村、玉河村,辉县市吴村镇向受灾的人民群众捐赠救灾物资。7月27日,河南师范大学平原湖校区承接了在新乡开展防汛救灾官兵的食宿后勤保障工作。7月28日,来自上海、山东、安徽、湖南等地参与河南防汛救灾的1200余名消防官兵陆续进驻学校平原湖校区。

  

  平原湖校区教职工全员上阵、团结一心、克服万难,发扬艰苦奋斗、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安置群众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救援官兵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让进驻官兵和安置群众感受到人间大爱的力量,鼓舞大家战胜灾难,用坚定的信心重建家园。

  

  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灾难,但是当危难来临的时候,有无数共产党员,有我省教育系统的师生挺身而出,扛起重担、直面危险。暴雨洪水所到之处,一所校园就是一面旗帜、一座堡垒。这期间,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催人泪下,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震撼人心。我省教育系统师生用实际行动投入到防汛救灾中,将这场灾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实际行动中检验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思政处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2-31/23757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