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改革 > 周口市教体局大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见效

周口市教体局大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见效

发布时间:2022-01-06 06:24:42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周口市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综合施策,疏堵结合,着力在政策宣传、机构整治、课后辅导等方面下功夫,打好教育综合改革组合拳,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双减”工作落实处

  

  聚焦“双减”工作重点难点,健全工作机制,营造氛围,加强督导,保障“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打基础,助力“双减”有序开展。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坚持家长和学生自愿原则,制定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打牢双减工作前期基础。

  

  聚合力,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印发《落实“双减”工作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关于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督导各学校以家长委员会为纽带,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宣讲“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引导广大家长理解支持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目前,已发放自家长的一封信共计20万份。

  

  严督导,促进双减“落实”落细。组建10个督导检查组,分包到县,每周督导检查一次“双减”工作,查看学校课后服务及餐饮情况,实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建立“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制度和周报制度,制定并下发中小学“五项管理”负面清单,督促各地各校对照负面清单逐条整改落实。

  

  二、着力抓好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提质增效

  

  深化课堂管理和课后服务侧供给改革,努力推动课后延时服务升级提档、挖潜增效,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提质量,改革教学模式。指导全市各学校从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动日常教学回归学校、回归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选修课、学生社团建设,推广汉字工程,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以老子文化、伏羲文化、女娲文化为内容,编写校本教材《周口市中小学人文知识教育读本》,坚持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熏陶人、教化人。

  

  优布局,力促资源均衡。统筹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实践,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采取“城区名校+新建学校”“城区名校+农村学校”“中心学校+村小学+教学点”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办学,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目前,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办学集团80个,其中紧密型55个、联盟型21个、项目型2个、合作型2个,参与集团学校267个,占比7.8%,集团教师人数9078、集团学生人数156494。扶沟县实验小学自2011年实施集团化办学,目前是一校三区(学校本部、郑关校区、金海校区)在校学生3400人。以前的金海路小学只有几十名学生,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现在在校学生达到700多名。

  

  抓特色,做好课后服务。联合市发改委开展课后服务价格调查和成本调查,下发《关于核定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复函》,明确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制定《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督促学校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社团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后校园生活。在2021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中,周口市文昌小学的丁乙等6位小学生,所编程制作的机器人获得全国二等奖。目前,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132所,参与课后服务的中小学生达62.89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44%。

  

  三、规范校外培训管理,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联动、严格监管、调整结构,全面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强联动,增强联合执法力度。成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专班,组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筹备组,督导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各地领导小组协同合作,对存在问题突出的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排查整治,重点查处无证办学、隐秘办学等违规行为。目前,查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674家,督促消除安全隐患225个。

  

  严监管,遏制有偿家教行为。加大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兼课、校外办补习班的治理力度,视情节轻重给予降聘、调离岗位、待岗、解聘处理,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时刻保持对有偿家教等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

  

  调结构,促进培训机构转型。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摸排统计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证照齐全的282家,注销或转型183家,注销或转型64.89%。

  

  (周口市教体局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2-31/23763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