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南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在省委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有力有序推深做实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师生受到了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育先机、开新局的强大动力。
“谋”字为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制定印发《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开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党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广大党员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扎实有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学校制定印发《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成立党史学习教育联络督导组、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实践活动组、信息简报组等5个专项工作小组,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工作督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学”字当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坚持“六学”联动,力求学深悟透。以领导领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专题宣讲、党课409次;以集体研学作为重要学习方式,开展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27次,支部学习1332次;以党员互学抓全面覆盖,组织优秀师生开展宣讲880次。以典型带学发挥榜样作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等宣讲近30次;以机关评学发挥好组织的推动作用,校领导深入各学院开展旁听、巡听15次。以潜心自学作为日常形式,做到常学常新、常研常得。
健全“三项机制”,保障学习成效。健全述学机制,全校102个党支部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主题,交流学习体会,查找差距不足。健全考学机制,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党史知识竞赛18场,鼓舞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回顾峥嵘岁月、铭记红色历史。健全巡学机制,学校通过开展常态化巡学,到各学院调研指导40余次,不断强化学习成效。
加强理论研究,巩固学习成果。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以“学思践悟”促“知行合一”。学校成立安徽日报“高校时评组”淮南师范学院组,利用学报、校报、“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开辟理论研究专栏,加强理论研究,校党委书记陈年红撰写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育人使命》、校长李琳琦撰写的《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被安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登,校长李琳琦在安徽日报发表专题文章《弘扬斗争精神迈向新的征程》,多名师生在党报党刊及各类学报发表理论文章。
“信”字为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
建好校内场馆,用好红色“打卡地”。学校积极发挥党史教育馆的红色资源优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实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搬进党史教育馆,进行现场教学,办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利用馆内藏品,开展“红色故事”全员讲活动。深入挖掘馆内的党史故事,拍摄微视频,开展视频化教学,目前已拍摄8期。今年以来,共有校内师生324批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252批次,累计160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当前,学校党史教育馆已成为省内思政育人、理想信念塑造、党性提升锻炼的重要场地,中央、省市媒体多次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激发党站活力,延伸学习阵地。学校充分利用15个学院的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这片鲜活的青年阵地,开展“寝室红色音乐节”“考研门诊”“红色电影配音”“党员微党课比赛”“党建期刊电子报”“假期里的党史”“红色明信片设计”“党史竞赛线上抢答”等贴合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生生活一线。
发挥专业特色,打造“党史+”模式。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性地将相关专业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开展“安徽早期党组织创建暨大学生党史教育”学术研讨会、“国旗飘扬,我心向党”国旗下的微党课、“唱支歌儿给党听”主题声乐大赛、百公里晨跑、“书写百年美好画卷”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百年正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红色家书”诵读、思政教育微课间——淮师导员讲党史等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目前,各学院、各部门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200余场,校园网累计发布党史学习教育稿件917篇,微博、微信、抖音、易班等发布图文推送2017条,优秀典型案例被光明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安徽教育网、安徽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累计报道428次,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
“实”字为本,推动办好实事难事有力有序
聚焦急难愁盼,服务师生需求。学校印发《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以办实事的成果来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学校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428件,梳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27项。学校通过开展民族生学业精准帮扶、开发“淮南师范学院在线办事服务大厅”、打造学生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法律专家调解工作室”、改造浴室和东区运动场、为全体教职员工发放价值近10万元机动车检测代金券、完成2万多名师生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等工作,努力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履职清单”变成“满意清单”,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师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通过组建“教师爱心车队”为节假日往返学生提供接送服务、“送理论进社区”、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等开展集中志愿服务447场,受益群众7万余人。15个二级学院通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组建72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田间地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理论宣讲、调研走访、帮困助学、电商直播等形式,展现“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使命担当,推动广大青年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特色优势,助力地方发展。学校持续贯彻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精准帮扶政策,选派2名干部前往寿县炎刘镇磨湾村、潘集区平圩镇桥东村驻村帮扶,师生扶贫日捐款15万余元。择优选派师范生赴淮南、六安等乡村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服务乡村教育振兴。通过组织开展“普法轻骑兵,送法进乡村”“美丽墙绘进乡村”活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通过为淮南县区精准脱贫对象、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残疾人等开展创业培训,努力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新型创业人才。学校先后赴阜阳、六安、寿县等地开展农校对接,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累计完成“面向采购”农副产品430余万元,实现从农户“田间地头”到高校“学生餐桌”的有效对接。
“干”字为重,推动事业发展见行见效
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把党史学习教育中获得的“触动”变成“行动”,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加强“双一流”建设、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专业评估认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相结合。2021年学校隆重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三全育人”这一关键点,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学校顺利召开第十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办学成绩,擘画事业发展蓝图。学校首次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三个专业接受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生参加学科与技能竞赛并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1661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奖;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成15批77名高层次人才招聘及考核工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3项,其它省部级项目100余项,项目经费近500万元;签订校地、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56项,协议金额近500万元,转让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项;两个专业在2021年实现一本批次招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校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重点项目,获批经费8000万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接下来,学校将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聚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韦婷婷特约通讯员:涂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