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大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积极探索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与思政课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构建“移动课堂”,使思政课教学更富吸引力和鲜活性,培养了一批勇担使命的新时代思政教育“追梦人”。
构建“五专”孵化机制,理论宣讲迭代升级。专家“坐镇”,理论领航。学校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为宣讲团成员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定期召集宣讲团成员开展主题学习,带领团队根据宣讲主题阅读资料、梳理框架、把握政策、分析现实、打磨内容。专业指导,保驾护航。聘请资深专家担任宣讲团技能导师,为宣讲团成员开展形象设计、仪表仪态、宣讲技能等全方位改造和“修炼”,提升宣讲质量和成效。专属课堂,基础导航。针对团队成员,学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的培训体系,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创新性开展“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的培养模式。专有竞技,朋辈引航。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和择优选聘,构建 “总团+分团+小组”三级宣讲网络,实施常态化日常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制度。专项反馈,活力续航。每月对宣讲团成员进行互动考评,并面向宣讲受众开展满意度调研,不断改进完善宣讲方案。
做实五“讲”实践模式,“移动课堂”深入人心。聚焦主题深入讲。学校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组建大学生红色理论志愿宣讲团,讲好百年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活用资源整合讲。挖掘扬州及周边各类红色资源,将移动思政课堂搬到红色地标,增强宣讲的实效;将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纳入理论宣讲的人力资源库,开发红色理论宣讲内容;搜寻当地党史相关资料和图片等,建立相关史料资源库。创新形式生动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讲团在扬州等地多个社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乡村等地为群众演绎红色情景剧目、开展主题作品展、制作红色“有声读物”等。注重结合融入讲。疫情防控期间,宣讲团为广大群众普及抗疫知识、讲好抗疫故事。面向群众广泛讲。聚焦群众需求,采用 “订单式”宣讲方式,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融合党建、团建工作,以暑期社会实践、为民办实事等活动为契机,将理论宣讲入脑入心,将志愿服务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