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浙江日报:浙大科研团队助力建设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超大跨度后的科技力量

浙江日报:浙大科研团队助力建设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超大跨度后的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2022-02-19 15:04:23作者:佚名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建的竞赛场馆。记者近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建筑工程学院罗尧治教授团队和邓华、袁行飞教授团队为“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建设施工与运维保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冰丝带”的屋面体系采用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其长跨198米、短跨124米的马鞍形屋盖结构,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而成。每根索重达数吨,只有通过合理的张拉,才能织成一张网。施工过程中,钢索的受力状态十分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

  为更好摸清钢索状态,罗尧治团队在施工环节安装浙大自主开发的无线传感器,用以进行全程实时监测和力学分析。“冰丝带”建成后,该技术还对速滑馆的应力、位移、加速度、温度、风压、索力等六大类参数进行监测,测试点数达千余个。

  这一强大的空间结构健康监测平台,“大脑”就设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这里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监测数据,包括来自“冰丝带”的数据。这套由浙大自主开发设计的监测系统,在2010年已经开始应用于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运营监测,目前已有10多年的工程经验。

  “国家速滑馆屋盖跨度大、钢索多、内力协调复杂,这要求结构必须实现高精度的建造。”浙大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邓华介绍,团队在浙大打造了一个缩小版的“冰丝带”模型,模拟索网结构的构造全过程,并验证结构的设计性能。此外,还通过沙袋等形式,为张拉好的索网施加荷载。“我们在模型上吊挂不同的荷载来模拟风吹雨打的自然环境,验证屋顶的强度和抗形变能力。”邓华说。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2/1/24/art_1532836_589246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