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基在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近年来,昌邑市认真对照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健全完善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创新建立“校长导师工作坊”,全力打造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优质首席服务官”队伍,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有1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2人获评第三届“齐鲁名校长”,2人获评潍坊市特级校长,4人入选潍坊市新时代校长领军人才培育工程。
高点规划、统筹推进,确保制度设计科学化
为解决以往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培训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满堂灌、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昌邑市创新校长治校育人能力培养提升模式,制定出台《昌邑市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导师工作坊活动方案》,组建成立6个“校长导师工作坊”,并选取了6名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校长(干部)作为校长导师,工作坊成员除现任校长之外,幼儿园分园园长、镇街区中心园园长、校长后备人才也同时纳入工作坊。2018年11月,昌邑市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导师工作坊授牌仪式暨第一期活动举行,标志着“校长导师工作坊”全面启动。在工作坊内,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发言权、参与权,既能接受导师的指引和领导,也能充分发挥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找准定位、多措并举,确保制度内容有效化
一是准确定位导师工作坊发展方向。根据每位导师的工作经验,建立了县域高中发展研究、小规模学校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研究、学前教育发展等6个导师工作坊,并根据各位校长(园长)的任职学段、年限、治校能力、治校业绩等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成员的素质能力。比如:成立的“姜勇导师工作坊”是由部分农村小学校长组成,工作坊定位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家校社”合作力量,如何更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导师工作坊培训活动。针对工作坊内不同层级人员的工作风格,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包括思想政治目标、治校能力目标、教育科研能力目标、立德树人目标等。各位导师通过校长管理开放日、治校方略论坛、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组织指导成员在交流中学习、在观摩中学习、在展评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最终达到治校育人能力模型所提出的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求,实现校长治校育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导师工作坊创建以来,累计开展活动30余次,形成《小规模学校如何发展》《新时代如何唤醒教师的敬业精神消除职业倦怠》《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塑造健康型校园文化》《管理中制度落实的“硬度”与“软度”的探索》等研究报告10余篇,工作做法在《山东校长》等媒体刊发推介。同时,为切实提升全市校长治校育人能力的提升,昌邑市还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问题导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省内外知名校长或组团赴成都、南京、厦门等外地名校开展“体验式研学”活动20余次,进一步推动破解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科学管理、依法治校等问题。
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确保制度保障规范化
为确保导师工作坊正常、规范运行,昌邑市探索建立教体局和导师工作坊协同管理、分工负责的两级管理体系。成立了由市教体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成员具体包靠各导师工作坊;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活动台账,定期进行活动调度和督查,并设计工作坊管理框架(每个工作坊设置组织委员、纪律委员和宣传委员,赋予具体的职责),确定各角色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坊评价标准,并将成绩纳入校长晋聘及校长职级工资。各工作坊也成立了活动管理办公室,工作坊导师是工作坊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活动组织、考勤管理及评价等工作。为激发导师工作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昌邑市首批投入20万元作为工作坊专项经费,并每学期每个工作坊拨付经费3万元,全面保障工作津贴、培训学习的需要。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项经费达9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