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开“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视频会议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出席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参加会议
2月18日,教育部召开“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视频会议。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在河南分会场出席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参加会议。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交流地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对“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宋争辉指出,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振兴县域高中,在招生政策、办学条件、教师建设和育人模式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招生管理,增强县域高中生源动力。河南省于2010年搭建了统一的省级中招电子平台,实现了考生信息采集、志愿填报等一站式办理;严格控制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对存在违规招生的学校严肃处理;新郑市等部分县区探索“均分生源”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二是做好资金保障,提高县域高中办学效力。省政府出台专门文件,推动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逐步解决大班额、超大班额等问题;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专项投入近10亿元,全部用于县域薄弱高中改造,带动市、县两级投入达220亿元,全省校舍竣工面积达605.8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全省普通高中大班额占比比2018年下降53.73%,超大班额占比下降28.73%,全省普通高中增加118所。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将县城和农村地区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三是建强教师队伍,调动县域高中队伍活力。积极推动“县管校聘”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持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按不低于10%的比例增加走班教学所需教师。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中教职工比2018年增加2.94万人;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制定落实县域高中教师班主任津贴、地方教龄津贴等政策;提高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5%至8%。四是推动教学提质,挖掘县域高中育人潜力。遴选22所县域高中作为省级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从2018年起,总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分类、分批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依托国内知名专家力量,对我省县域高中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跟踪培训。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提升县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如洛阳市教育局要求教研员每月到县域高中听课指导不少于一天,每学期不少于10所学校。实施育人方式改革“1256”工程,设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首批立项54个县域高中课题。
宋争辉强调,“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重点聚焦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办学条件改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三个方面下功夫,整体提升县域高中办学水平。一是聚焦办学条件改善,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改造项目,“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制订县域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确保2025年前完成县域高中标准化建设。二是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培训“广度”。督促各市、县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25年前,完成普通高中教师增配10%的任务;持续开展新高考新课程培训,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丰富育人“厚度”。每个县遴选1所普通高中作为省级新课程示范校,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环境创设等进行研究与实践;扩大实施河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打造一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建立高校、教科研机构与普通高中协同研究机制,每个学科基地对口帮扶3-5所县域薄弱高中,组织开展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切实提升育人质量。
(基教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