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医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形成新医科发展的时代命题。滨州医学院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脉动,落实“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要求,秉承“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理念,主动承担地方医科院校新医科建设使命,率先在临床医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打好更新培养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改革试点“组合拳”,积极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新医科人才培养新路径,以更好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
更新培养理念,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学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学、神经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以及前沿技术为医学赋能,开展临床医学、脑科学与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医学融合创新教育。一是基于协同育人,凸显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在培养理念上,重视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在培养目标上聚焦 “学科交叉、服务临床、注重创新、引领发展”,着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医工、医理、医文”等跨学科交叉融合素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二是面向未来,树立现代医学模式观。着眼于未来医学发展,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相适应、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聚焦岗位胜任力培养,回应人才培养的职业期待。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医学+”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创新教学模式,紧抓教改 “牛鼻子”。一是实施“临床+科研” 双导师制培养,进一步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聘请院士担任新医科试点班名誉班主任,开展院士讲坛,让同学们直接对话大家,拓展前沿视野垫实专业素养。二是小班化授课,设置以系统疾病为模块的医学整合课程,强化人文与医学、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的整合,深入推进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构建形成学科交叉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三是实施“医学+X”项目化课程教学,构建医理工文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设置“医+X模块”,设有导论课、基础课(必修课)、拓展课(选修课)和模块集中实践(项目式课程)组成。四是推进与国际知名综合大学、工科院校等校际间合作,嵌入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合作联合培养课程,培养学生国际化学术视野。
推进改革试点,探索人才培养新路。一方面成立新医科教学研究中心,加强对新医科教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技术、方法,新医科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为学校决策和新医科人才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智库支持;另一方面推进郑志明院士新医科实验班和美宝国际班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调整优化“医学+理、工、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医科相关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医工、医理、医文结合的新医科交叉课程群建设,发挥医学人工智能和健康区块链研究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康复工程研究院、再生医学中心、半岛肿瘤中心等科研育人作用,以研促学,研教相长,推动新医科人才培养形成合力。近日,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备案,美宝国际班全体学生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考试,新医科人才培养改革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