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张西光老师在省红十字会专业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赠,为远方的受捐献者送去一份特殊的礼物。张西光是安徽省第401例、合肥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感动”
2021年的冬天,当张西光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询问是否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但是怎么向家人说,却让他很纠结。因为按照红十字会预计的捐献时间,正好是妻子分娩的前后时间。
没想到,当他和家人说起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父母和妻子都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他说:“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感动。“
36年前,在张西光出生时,他的母亲遭遇了产后大出血,幸亏阜阳妇幼保健院及时进行两次输血,才救活了他的母亲。张西光说,如果不是有人捐献血液,他恐怕已经当了30多年没有妈妈的人了。所以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教育他要多助人为乐。在父母的鼓励下,2004年高考后的夏天张西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阜阳一中对面广场上的红十字会采血车上,用献血见证了自己的成人礼。
他的妻子也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3月10日就住院观察,而他的妻子3月5日刚刚分娩,孩子更是直到3月13日才从新生儿监护室接回家。在妻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张西光却无法陪在身边,对此他也感到很愧疚。但是他的妻子贡怡丁说:“我们都是普通人,能为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上一堂言传身教的公益课,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其实,他的妻子贡怡丁从大学开始也多次献血,作为一位献了两本献血证的新生儿妈妈,她也给了张西光最好的鼓励。
“想到远方的受捐献者,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这次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在家人的支持下,张西光很快同意捐献。在省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陪伴下,他进一步完成了高分辨检测环节。但第一次体检时,他的血压和血糖略微超标,于是这个虎年的新年,除了和家人团聚外,张西光整个年都过的很“清淡”,滴酒不沾不说,晚饭也吃的极少。
前前后后的检查及3月的住院捐献,张西光向学院领导请了多次事假,学院领导对他说:“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立德树人是我们的职责,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分内之事,你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在安大’的誓言,让大爱传承,必须支持。”
住院以来,张西光先后打了9针动员针,给身体带来的感觉确实很酸爽。3月13、14日两天的夜里,张西光需要凭借医生提供的止疼药才能安然入睡,但想到远方的受捐献者,这点困难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完成这次捐献的决心。
3月15日当天,历经4个半小时,从张西光身上累计循环抽取了11500毫升献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捐献结束后,看到远在河北,那个年龄只有20岁上下的受捐献者写来的感谢信时,张西光深深为受捐献者和他的家人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张西光说:“我非常荣幸可以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到患者,希望他收下我这份微不足道的礼物,坚强、开朗、幸福地活下去!我也非常自豪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在安大’的精神传承。”
“‘爱在安大’是一份关怀生命、关心他人的大爱”
2004年,张西光作为大一新生来到安徽大学求学,师长们告诉他,“爱在安大”,安大是一所充满爱的学校。那个时候,他还不太清楚这句话的意思。
留在安大后,张西光先后担任过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他还了担任学校国元爱心社的指导老师。在工作中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人,“爱在安大”是安大师生共同的信念。
在曾任学院团委书记时,张西光在学院的支持和学校团委的帮助下,利用学院学生会原有的红十字部门,于2013年成立了安徽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服务队成立后,一直联系省红十字会来到学校组织师生爱心献血,宣传艾滋病防治等公益活动,组织师生学习简单的医疗救助,并在学校历次运动会上担任医疗救助团队。在一次服务队联合中华骨髓库进校宣传时,张西光郑重签下了一份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承诺书,用行动贯彻“爱在安大”的理念。这也促成了此次造血干细胞的捐赠。
一晃已经过去18个年头,当告别了学生岁月,张西光以老师身份留校工作十年之后,今天,他告诉自己的学生:“‘爱在安大’是一份关怀生命、关心他人的大爱,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在安大”的誓言,希望我的学生们让这种大爱继续传承下去……”(特约通讯员: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