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专栏 > 浙江教育报:“望道”精神闪耀乌伤大地

浙江教育报:“望道”精神闪耀乌伤大地

发布时间:2021-04-01 10:34:26作者:来源:

  “高高一池塘,莹莹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义乌西北大峰山下有一座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因村中一口池塘而水分东西两系,名为分水塘村。这里是被誉为“千秋巨笔”陈望道的家乡,也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

  1920年4月,这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一经问世,犹如“精神的原子弹”,震撼了整个华夏大地。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之后开始汇聚、燎原万里。

  百年之后的3月24日,记者来到陈望道故居,遇见了来自义乌市实验小学的师生们。他们正在这里彩排原创经典诵读节目《中国脊梁》。大峰山下,陈望道雕像前,沉浸在激越的诵读声中,我们的思绪也被带回到百年前那个火热的日子。

  柴房里诞生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1920年年初,陈望道收到民国日报社经理兼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的来信,邀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

  译书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接下重任后,陈望道首先想到了自己的故乡——义乌分水塘村。那里绿水青山,远离喧嚣,正好适合安静地看书译书。于是,他带着陈独秀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宣言和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宣言,回到了家乡。

  不过,陈望道回家的日子恰逢春节,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尤为热闹。陈家来往宾客众多,为了保证翻译时不被打扰,陈望道搬进了距离陈宅50米外的柴房中,一待就是几个月。

  陈望道的母亲见他工作辛苦,送上粽子和一碟红糖给他吃。陈望道头也不抬,一边翻译一边吃粽子,竟然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着吃了。母亲在门外问他:“红糖够甜不?”“可甜,可甜了。”陈望道回答道,殊不知自己早已吃得满嘴是墨。由此,“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为了传播真理而废寝忘食的“望道”精神也因此传播于世。

  因为要把英文原版和日文版互为对照,陈望道花了比平时译书多倍的功夫,终于在当年4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中文翻译。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战士涌现出来……

  全民走读“望道”精神

  “勤奋 好学 求真 创新 博爱”,这些年,义乌提炼出“望道”精神的核心内涵,区域推进、建章立制,力求将“望道”精神与乌伤传统相结合,植入本土文化基因。

  义乌打造了一条以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首译地分水塘村为起点的“望道信仰线”,建成一条融合红色文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元素的和美乡村精品线。其中,以陈望道故居所在地分水塘村为核心,深挖特色资源,通过纪念馆、古街等构建故事游线,形成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之路。至今为止,“望道信仰线”已接待了超过200万名游客,无数共产党员在此接受党的熏陶,回味“真理有点甜”的党史故事。

  义乌市各级各类学校则抓住红色研学这一载体,从校内外阵地统筹、系列课程化推进、特色评价平台搭建、夯实校外思政辅导员队伍入手,形成走读“望道”精神的系列品牌。2020年暑假前夕,由义乌市教育局、义乌市少工委组织研制的全市红色研学地图出炉,望道故居是所有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起点。至此,每一个节假日,全市各大中小学生纷纷“打卡”《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诞生地,感受“望道”精神、传承“望道”文化。

  “‘望道’精神是义乌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教育、党史教育需要从点滴做起、从孩子做起。在夯实校内团队组织基础上,聚焦‘校外’这个重点,从机制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四个方面,整合以‘望道’精神为核心的所有红色资源,打造青少年校外社会支持体系,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义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擦亮“望道”精神这一德育品牌,力求使“望道”精神成为每一位义乌学子的“底色”。

  校园厚植“望道”元素

  一支“望道”精神师生宣讲团、一个陈望道故居思政课紧密型实践基地、一台学生自编自演舞台剧《陈望道》、一个“望道行”微信公众号、一本《望道行》杂志、每年一次“望道行”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演……自2017年以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望道”精神融入到学校大思政教育体系中,日益形成“望道行”思政实践教学品牌。在帮助学校师生全方位理解并践行“望道”精神的同时,广大师生学以致用,积极传播“望道”精神,宣讲共产党理论和思想,深受义乌市民的欢迎。

  “你们看,这里就是当时陈望道爷爷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柴房,他太专心了,以至于把墨汁当成了红糖竟浑然不觉,还连称有点甜……”记者走进陈望道故居的当天,恰逢义乌市夏演小学“红领巾”讲解员朱馨蕾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柴房的故事,小小年纪讲解得有声有色,游客们不禁为她鼓起了掌。这样的学生讲解员,夏演小学还有近30名。校长王伟飚告诉记者,学校位于陈望道故居所在的城西街道,利用好“望道”精神这一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在此前红色研学实践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学校做起了校本化课程的文章。如今,该校形成了系统化的入队仪式课程、红色活动体验课程、红领巾讲解员课程、红色阅读实践“风从望道来”课程等四大德育课程。其中,“风从望道来”被评为义乌市精品课程,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每周一个课时,从家风、学风、文风、“译风”等层面为学生系统传授“望道”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知行合一践行“望道”精神。“希望我们每位夏演学子都能充分汲取‘望道’精神的营养,成为好学力行的新时代好少年。”王伟飚说。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我信仰马克思主义”,走进望道中学正门,教学大楼上镌刻着两句大红标语;望道中学内,设有一间350平方米的望道陈列室。陈列室由家乡情怀、追望大道和幸福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存放了500多件与陈望道有关的铜像、图片、书籍和文物,其中的“追望大道”展厅讲述的就是陈望道先生追求共产主义的光明之道、真理之道的过程。作为义乌唯一一所以陈望道名字命名的中学,望道中学先天富有红色基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建校那日起,望道中学党支部就致力于打造“真理的味道”学校党建品牌,徒步10公里前往分水塘的毅行、赴陈望道曾任校长的复旦大学游学、在望道陈列室开展“四史”教育等,望道中学深度挖掘本校红色基因,用体验加实践的方式开展主题党史教育。

  将“望道”精神融入学校艺术特色中,义乌市实验小学创编了大型学生红色经典诵读节目《中国脊梁》;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结合外语优势,开发了“望道”精神双语讲解课程;义乌市义亭小学以《义乌市红色故事汇》为蓝本,推出“童眼看百年”学党史系列微队课,采用小品表演、辩论比赛、师生对话等方式讲述包括陈望道在内的老一辈革命战士成长与抗争的故事……如今,结合办学特色,深挖“望道”精神,厚植“望道”元素正成为义乌各级各类学校的新生态,并在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