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嘉善县教育局聚焦“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三个关键,抢抓省、市教育部门“全力支持嘉善示范区建设”契机,努力实现教育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最优开局。一年来,嘉善示范区共引进4个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为历年最多;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38人,同比增长440%;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张悦颖、张晓萍“名校长工作室”花落我县;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和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一体化示范区职业教育率先打破行政壁垒,成功实现跨省域中职招生和跨省域中高职贯通培养两个“全国首次”,嘉善交出了示范区建设首张高分“联考卷”。
一、聚焦资源供给,搭建“高位谋划+资源集聚+数字赋能”的发展架构
立足一个“早”字,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着力推进嘉善教育迭代升级,满足新时代群众对教育的高期盼、高需求。
一是立足早谋划,高标准绘制教育发展蓝图。对标先行启动区和一体化示范区规划要求,分别委托上海教科院和上海交大,高起点编制嘉善县“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县域学校布局规划(2020-2035),系统谋划嘉善示范区未来15年教育发展蓝图和教育资源布局。科学预判示范区人口规模,加快教育资源扩容步伐。2020年,有序推进20个学校建设项目。努力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与城镇化推进相一致,做到学校与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5所学校创建成为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创建成功率列全市第一。
二是立足早部署,全方位加速优质资源集聚。充分发挥“长三角中心、一体化核心”的“引力场”作用,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促使沪浙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在前期已成立的3所高校附属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优质资源导入,引进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托管2所公办薄弱学校,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合作办学项目成功签约,其中3个项目已启动建设。在省教育厅全力支持下,建立“全国名校+省级名校+嘉善学校”发展平台,助力深化我县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发展。
三是立足早启动,高起点谋划教育数字化整体智治。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从县域教育整体智治、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出发,启动县域一体化整体智治平台建设 ,谋划构建新时代基于大数据的现代化教育治理、教育评价体系。从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走向创设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数据可视化的全方位的教育应用场景。2020年,实现“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小学全覆盖,新增市级“未来学校”试点校2所,入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学校2所,以全优成绩入选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和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
二、聚焦改革创新,构建“省市支持+区域合作+三地融合”的推进机制
围绕全力答好示范区建设“联考卷”,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谋求示范区一体化发展。
一是紧抓省市政策支持,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省市教育部门赋予嘉善的高级以下教师职称自主评审和省二级幼儿园认定权两项权限下放改革事项落地落实。2020年,57所学校参与职称自主评审改革,其中高级参评教师124人,通过47人;8所幼儿园通过省二级幼儿园评估。
二是深化跨区域合作,探索教育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江浙沪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共建机制,我县先后与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奉贤区签订教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启动2个嘉兴教育学院嘉善教育实验镇建设,成立2个跨区域教共体。依托每年一届的“嘉善课博会”,扩大影响范围,加强示范区三地教育深度交流合作。参与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态联盟学校,开展“金山-嘉善”德育区域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连续八年举办“‘上海金山-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社区教育合作论坛”,该论坛荣获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称号。
三是谋划三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教育一体化破冰前行。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示范区三地在全国率先打破教育行政壁垒,坚持“信息共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则,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率先推进跨省域招生,以招生同城换来技术和人才同城。联合出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方案》,采用“籍随人走、学分互认、毕业互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实验实训、科研攻关、项目孵化、技能考核、升学就业等一体化发展。2020年,首次实现示范区内中职学校教学标准、招生录取、学籍管理“三个统一”,联合开发了100多门优质网络课程,示范区内6所中职学校推出19个专业395名跨省域招生计划,受到了示范区学生的青睐。
三、聚焦引育并重,形成“筑巢引才+匠心育才+圆梦用才”的聚才格局
结合“长三角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的战略定位,紧扣“育人方式转变”关键词,坚持“引、育、留”协同打造,全面推进示范区嘉善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一是筑巢引才,汇聚人才“强磁场”。出台重磅教育高层次人才政策,成立招才引才工作专班,依托“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等各种关系广发“招贤令”,广泛联系、重点出击,真正实现由“守株待兔等人才”到“主动出击抓人才”的转变。今年共招录教师108名,其中符合教育高层次人才目录人员38名,占比25%。县财政每年安排经费,用于奖励名师名校长和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一线教师。
二是匠心育才,盘活人才“蓄水池”。实施“名校+高校”工程,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行分层培育、分类培育,形成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梯次培育格局。积极创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引进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资源,新增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特级教师工作室2个。以“首席+团队”的模式,从课程、科研、课堂入手,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以点带面的作用。2020年,获评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育对象5名,市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5名,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名,43名教师获评第十三批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入选第三批嘉兴市杰出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员。
三是圆梦用才,激发人才“活力源”。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兴趣、专长等,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人才内在动力。大胆选拔城区学校年轻才俊、中青年学科骨干交流担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领导干部,压重担、接重任,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应,实现人才最大价值。2020年共提拔任用13名城区年轻骨干教师交流担任农村学校校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