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成都理工大学:校企同向,师生同行

成都理工大学:校企同向,师生同行

发布时间:2022-04-04 02:19:11作者:佚名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努力培养和造就工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以实现“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战略目标,助力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以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为牵引,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通过建立“三项制度”、搭建“三个平台”、注重“三度实践”形成了系统的工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三项制度” 激发创新活力

  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重建学生管理制度,形成“辅导员+专业班主任+朋辈辅导员”共同引领学生创新的局面。其中,辅导员主要负责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班主任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竞赛指导,朋辈辅导员则负责带团队和抓执行。重建后的学生管理制度从三个不同维度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活力。

  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创新、主动创新,学院在充分调研、科学谋划的基础上完善了创新学分认定制度。在学生毕业要求中设置创新学分考核,每年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获得创新学分的学生可对某些课程申请免修或课程替代。这项制度为学生指明了拓展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方向,有效激发了学生创新活力,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将创新作为重要突破点,让创新创造成为高级形式的教育和学习活动。

  此外,学院还建立了校企协同制度。近年来,学校授权学院先后与4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产业优势,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制度的建立,让更多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科研一线锻炼,在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中释放学生的创新活力。

  搭建“三个平台” 增强创新动力

  着眼基础积累,建立“智能化+X”创新人才训练平台。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依据行动研究理论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实践逻辑,围绕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设计整体的运行计划和各子系统的行动方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培训。“智能化+X”创新人才训练平台每年训练创新创业学生100人左右,帮助学生掌握开放式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思路以及整合各类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着眼过程培养,建立“PBL+竞赛”专项竞赛平台。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组织企业专项赛,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定义、探索、设计、创造、测试、分享、改进7个环节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问题筛选、团队组织、结果测评3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校主导、企业主动、学生主体的特点。“PBL+竞赛”专项竞赛平台的题目均来源于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竞赛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带动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PBL+竞赛”专项竞赛平台,学院逐渐形成了“理论学习—实战运用—成果转化—实现就业”的人才培养链。

  着眼发展潜力,建立“订单+联合培养”平台。学校授权学院先后与中国广核集团、华力创通公司、纬创资通公司签订“订单+联合培养”协议,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人才使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聚焦合作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探索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人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在专业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增加培训课程和实习内容,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三度实践” 提升创新能力

  注重交叉度,推动学科交叉提升基础理论创新能力。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搭建了院内培训平台,围绕“智能化”开设一系列交叉课程,打牢学生创新创造的理论根基。

  注重深入度,推动实战实训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增加工程实践教育课时,加大校企协同育人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立项、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等,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注重配合度,推动团队协作提升开放式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组队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管理和协调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在协作中开发创新潜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校企、师生同向同行,在工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核技术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技术教工党支部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多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多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示范项目。近几年,学生先后荣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团体年度总冠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竞赛奖励。


原文链接: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9/2022/4/1/d392ae8c93f241219cb412837f00991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