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协调联动 勠力同心 安徽理工大学全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协调联动 勠力同心 安徽理工大学全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09 06:07:52作者:佚名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

  “金三银四”正值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安徽理工大学协调联动、勠力同心,努力做到就业工作“服务不松懈、招聘不断线、效果不打折”,全力为2022届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夯实就业根基,有深度。学校党政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对疫情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措施,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全校一盘棋,持续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前,学校印发了《安徽理工大学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书记、校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全员深度参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管校领导召开就业工作专题推进会,要求各学院拿出百日奋战冲刺状态,积极挖掘就业资源,学院领导、系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全员发动,形成全员促就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满意就业。

  调整工作方案,有速度。受“疫情”影响,学校及时发布《关于暂停2022届毕业生春季线下就业市场的通知》《关于举办2022届毕业生线上招聘宣讲会的邀请函》,迅速对就业招聘工作做出调整安排。分别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致发公开信,告知学校就业工作新举措,邀请用人单位将招聘搬到线上进行,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转变思路、主动出击、积极就业。加强分类指导,为“考公”学生举办系列专题辅导讲座,帮助他们提高应试、面试技能;为考研学生提供复试和调剂指导,争取最大可能升学机会;千方百计收集、整理和推送各类网络招聘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岗位选择;强化思想教育,引导部分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学生争取早日实现就业;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做实线上招聘,有力度。“云”端吹响集结号!面对疫情,学校及时推出网络双选、网络宣讲、微就业、云就业服务。创新使用“腾讯会议”平台,持续举办多场空中宣讲会,将传统的线下现场宣讲整体搬到线上进行,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限制,努力达到与线下宣讲“同质等效”的效果;组织开展两场安徽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大型网络双选会;与合肥、芜湖、铜陵、南京、常州、台州等地方人才部门联合主办多场网络双选会;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安徽省2022年国有企业网络招聘会等。通过安徽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官微、今日校园APP及各类QQ群等平台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个,为毕业生线上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岗位选择。

  优化就业服务,有精度。学校坚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满意”的目标要求,努力打好就业服务的“精准牌”。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实用、更加匹配的就业岗位,学校在加大线上就业市场拓展力度的同时,对各种招聘信息一一进行审核、筛选、分类、整理,结合学校学科和专业特点,把适合学校毕业生需求的用人单位和岗位通过安徽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及时推送。督促每一位毕业生在平台系统上认真完善自身网络求职简历,最终实现毕业生设置好求职意向,即可同步查看企业招聘信息并获取匹配求职意向的招聘推荐。同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好跟踪服务,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完成线上招聘及签约流程,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毕业生和每一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就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爱特殊群体,有温度。学校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工作台账,精准把握建档立卡、少数民族、残疾、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和实际困难。对接北森研究院推出“荧光行动”线上公益课堂,利用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网络平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一对一”开展心理疏导、就业辅导、简历修改、岗位推送等个性化就业帮扶。持续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应聘情况和就业进展,主动联系重点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沟通人才需求,挖掘和推送更多优质岗位,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早日实现就业。

  学校将坚持“稳就业、保就业”目标导向,整合资源,挖掘潜力,迎难而上,努力化“危”为“机”,举全校之力用心用情、用功用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江山 特约通讯员:范涛)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5353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