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浙江教育报:开设“村官课堂” 点燃“共富引擎”——浙江高校助力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浙江教育报:开设“村官课堂” 点燃“共富引擎”——浙江高校助力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23 04:12:15作者:佚名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

  “年轻时没上过大学一直是我的遗憾,没想到现在40多岁了,还能有这个机会!”日前,在诸暨村社干部学历提升班开班仪式上,诸暨市陶朱街道城西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中南很是激动。未来两年,该市221名村社干部将利用周末时间,在暨阳学院接受集中授课。

  根据《浙江省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省将培育高素质农民10万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以上。在农村高素质农民队伍中,村干部是名副其实的“领头雁”。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省不少高校紧贴乡村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和人力资源,找准富民兴业突破点,通过开设“村官课堂”,为村干部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助力乡村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设置专业

  找准兴业“突破点”

  在诸暨村社干部学历提升班开班当天,“大学生”村社干部通过视频连线,聆听了由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授吴延熊讲解的第一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政策解读》。“不少村干部希望通过学习紧接‘天线’,也希望学习专业技能,管理好村集体的日常事务。”吴延熊说,随着基层制度改革,70后成为村干部队伍主力,基层村级班子呈现高年龄、低学历态势,他们不仅支书、主任“一肩挑”,还是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兼任村集体发展公司管理者。

  “专业设置不能‘包治百病’,要找准富村兴业的突破点。”在吴延熊看来,在相关专业设置上,学校考量的是不仅要弥补他们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经验不足,更要结合乡村发展需求、村干部实际知识水平等因素。围绕诸暨产业发展特色,学校将村干部的媒介提升作为重点,未来,短视频制作、直播销售等知识都将进入课堂。

  每次送教下乡,浙江开放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建枫很少按时下课,课堂上,村干部们学习热情高涨。得益于深入农村一线的需求调研,浙开大连续开发了《江浙创意农业》《民宿的规划、建设与经营》《农村电子商务》等50余套特色教材和课程资源。这些紧接地气的课程,吸引了不少村干部。

  “要吸引村干部报名培训,就要确保学到手的知识一定有用!”王建枫说,除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这两年,数字化种植技术、现代农业等学习内容备受村干部青睐。据了解,根据全省各级开放大学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统计,在全省招生专业中,乡镇企业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位居前三,占总数的60%以上,种养专业中的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休闲农业3个专业呈持续增长态势,传统林业、茶叶、畜牧、农村信息管理等专业需求相对下降。

  学习考核

  聚焦实践“求真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校不仅在专业设置上瞄准富民兴业突破点,在对村官的课程学习、毕业考核方面,紧贴实际,灵活多变,并将实践能力作为村官学习和考察的重点。

  “课堂教学都在田间地头,上午理论教学,下午考察示范村,学员们向当地村干部面对面讨教经验。”浙农林大村官学院常务副院长鲁可荣说,作为全省最早在高校里开设的村官学院,学院着力打造基层储备管理人才培养、校外基层干部培训和“新农人”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并整合全校专业师资,对接省内外各地开展针对村官的“订单式”培养。为了将实践落到实处,学校安排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实践授课,并通过农林专业科研基地、校地合作实践基地等,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

  在实践中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出真知。考虑到不少村干部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不足,高校对村干部毕业考核环节也在不断改进。从2015年开始,浙开大优化毕业生论文要求,鼓励村干部将治村发展的实际经验作为毕业论文内容,例如所在村集体创业过程总结、所在乡村相关治理项目思路等。“不少村干部反馈能用‘身边事、眼前活’代替纯理论研究,让他们有话好讲,不再是泛泛空谈。”王建枫说,与此前相比,村干部们的毕业论文质量有显著提升,再也没有“东拼西凑”或者抄袭的情况发生。

  从浙开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缙云县壶镇镇联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楼干强把所学的乡村治理知识付诸实践,两年时间就把一个负债100多万元的“脏乱差”村庄,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虽然我们村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联丰要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引进更多的业态。”在丽水开放大学的新思想微宣讲课堂上,楼干强的一番话引发了不少村干部深思。如今,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他也被请上讲台。这学期,他还和16名省、市级“兴村治社名师”被聘为学校跟班学习指导师,带领学员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实践教学。

  创新模式

  打造乡村“生力军”

  近日,在慈溪市横河镇,85后大学生邱杰波忙着为农民叔伯“打工”。这名大学生组建的“农机大军”有20多台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为当地万亩粮田提供机械化服务。“目前,慈溪已有410名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振兴,辐射带动6000多名农户共同致富。”慈溪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大学生“新农人”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农民增收致富是当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点,大学生“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近年来,高校不仅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资源优势,提升村干部的“领航力”,还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生力军。

  每年暑假,来自浙农林大村官学院的学生都会“进驻”兰溪市、武义县等地,调研古建筑保护、农业创业、村落环境整治等情况,奔走在田间地头“修学分”。鲁可荣说,从2014年成立村官学院以来,学院组织从各专业选拔出来的在校大学生,在学有余力、能兼顾本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利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学习和实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当村官,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基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让学生具备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成长为现代农林业领导者和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人奠定扎实的基础。”

  乡村出题,高校答题。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从2018年创办以来,先后引导近6万名师生走进乡村,培育出了5000多个创意项目,打造出近千个优秀落地项目,直接帮助乡村解决现实难题。“值得一提的是,赛事‘政校企村’四位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不仅吸引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更吸引一批青年回乡村、乡贤回乡村。”大赛秘书长、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魏遐表示,未来,通过创意赛事举办,学校将继续发挥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平台优势、育人优势,引领更多大学生助力乡村建设,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2/4/22/art_1532836_589369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