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平湖——以“营养与食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平湖——以“营养与食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30 07:40:46作者:佚名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

  “食育”是引领学生在参与生命与食物链的教育活动和实践体验中,知食源、悟食养、享食味、惜食粮、晓食礼、乐食践,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更好全面发展的教育。

  多年来,浙江省平湖市按照这一“食育”理念与路径方向,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理论和营养学家于若木的营养理念为指导,着力配合国民营养和素质教育、劳动教育等国家有关政策计划与纲要,由平湖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手平湖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科协技术协会等各有关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戮力用“营养与食育”引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五育融合,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平湖特色的食育普及工作特色。

  创建工程,引领营养食育整体发展

  2018年,平湖教育局和卫生健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创建平湖市“营养校园”的通知》文件,制定了具有平湖特色的 “营养校园”考核标准,从“营养与食育普及”“营养与食育文化建设”“田园种管和帮厨活动”三大方面,列出了31个具体考评量化指标。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对标对表,积极开展“营养校园”的创建工作。迄今为止,平湖市已有天妃小学、杭师大附校、稚川中学等12所中小学校成功创建为平湖市“营养校园”。每一所“营养校园”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亮点,为区域推进“营养校园”建设树立了样板,营造了氛围。

  专题课堂,推进营养食育有效落地

  2017年,平湖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医学、营养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和本市科学名师组成的“营养与食育”教材编委会,编写了平湖市地方特色教材——《营养与食育》课纲。教材中有“食物在体内的奇妙旅程”“珍惜盘中餐食知食礼”“如何选购健康的包装食品”等18节课程。教材印发各中小学,要求融入到学校的科学、保健、品德等课程中,每学期开课不少于4课时。要求全市幼儿园以《营养与食育》课纲为蓝本,结合幼儿特点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建设。并将“食育课”教育要求,列入平湖市教育局和卫生健康局组织的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年度学校卫生健康工作任务考核指标中。教材、课堂、评价、考核的一致性,有力地保障了平湖“营养食育”的有效落地和普及普惠。

  近年来,平湖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开展了“用创建‘食育田园’引领学生健体劳技更好全面发展”的项目研究,旨在以本市地方特色教材《营养与食育》课为基础,因地制宜研发“食育田园”课程。该项目率先在平湖市新埭中心幼儿园、崇文小学、林埭中学等6所学校中实践试点和课程研发。各校分别开发出了营养落地、内容丰富、创意新颖的“食育田园”课程教材。6所试点学校总共研发了200多课时的“营养与‘食育田园’”课程教材,分别融入到各校的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卫生保健、体育科学等相关课程中。

  为了及时推广这些“营养与‘食育田园’”课程,平湖市营养学会和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于2021年10月25日,组织举办的“首届平湖市‘营养校园’与‘食育田园’发展论坛暨‘食育田园’课程展示系列活动”。嘉兴教育学院义务教育处张建芳处长深有感触地说:“平湖做到、做好、做足了‘营养食育’这篇大文章。体现了助力‘五育’融合的特点,是全面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足有成效的载体,对于建设性促进当前‘双减’工作落地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文化建设,彰显营养食育鲜明特色

  近些年来,平湖市始终把“营养食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标准化“营养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田头耕作中知劳动艰辛,在收获品尝中长营养知识”“瓜果蔬菜,生命基材,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格言诗句,镶嵌在一所所学校的食育田园、种植天地、亭廊场馆、食堂餐厅等显眼位置,传递着“营养食育”的核心知识与育人理念,达到了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平湖“营养食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平湖“营养食育”已成为嘉兴、浙江乃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天妃小学、经开小学、稚川中学等12所中小学校已成功创建为“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林埭中学、崇文小学等2所学校定为首批“全国营养健康建设”示范点学校,崇文小学经验先后两次在全国性相应会议上分享交流。平湖以“营养助健康,食育伴成长,助力‘五育’齐发展”为主旨,做足“大时代”环境下的“食育”大文章,奋力增进学生营养素养和促进健康成长,助力他们德、智、体、美、劳更好地全面发展。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2/4/29/art_1532836_589370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