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曲阜师大以传统文化为媒 谋美育教育之彩

曲阜师大以传统文化为媒 谋美育教育之彩

发布时间:2022-04-30 08:48:15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自建校以来,曲阜师大人传承不辍、砥砺创新,不断赋予这所大学更丰厚的文化积淀,构建美育课程、校园文化、艺术实践、艺术展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让艺术之美浸润校园,化育人心。

  聚焦育人主线,以美培根铸魂

  近期,学校原创话剧《夫子》再次精彩上演,作为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计划项目,该剧依托孔子故里独特的资源优势,彰显学校师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是国内首部重点呈现孔子教育智慧的话剧。2018年首演以来,主创团队精益求精,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在突出校园话剧亲和性、吸引力的同时,不断完善剧本和舞美创意,注重提升艺术品质,加强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从编导表演、音乐到背景绘制都由本校师生原创,戏剧性、思想性、艺术性不断加强。

  为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学校将落脚点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汲取中华文化资源宝库的丰富养分,积极融入学生的文娱生活,将其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底蕴深厚的美育精品。女子群舞《大鼓小妞》、话剧《初心》、雅乐“祭孔乐舞”等作品,立足于时代,为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生们提供了接近传统艺术的途径,此外,学校用艺术的形式促进思想引领,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将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必修和限定的艺术修养课程中,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优化资源供给,提升美育文化深度

  在本科生教学模块中,曲阜师大形成了“核心+特色”的美育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在校学生全覆盖。核心即“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必修课,要求全体学生至少选修一门;特色则为网络在线开放、线上线下混合的美育类选修课。受到多届学生追捧的“孔子射艺”课,蕴含着深厚的儒家射礼教化内涵,培养了一批文武并重、德艺兼修的爱好者和传承者。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徐明坤老师亲自传授传统弓箭的制作过程,射箭过程中所必备的姿态、礼仪、心力、修养等,充分煅炼射手的身心。学校积极从探索一门课程、一个基地、一个社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模式,射艺文化传承名家名师们用现场讲解和表演的方式展示射艺的魅力。

  当下,美育在“扩容”,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越来越高。学校转变传统美育教学单一育人模式,紧扣传统文化艺术主题,培育了“诵读”、“博闻”、“演艺”、“书写”、“雅乐”、“孝德”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艺术品牌项目,打造美育实践的新内核,提升美育的文化深度,在文化传承中提升文化自信。学校现已建成7门精品文化艺术课程,引进尔雅网络课或智慧树网络课程,让学生体会美感的触角更为多元。

  创新协同机制,拓宽美育新合力

  曲阜师大建设了一大批美育基地,增强美育文化的“硬实力”,建成中国教师博物馆、雅乐研究中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圣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汉碑研究所作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载体。同时,与政府、企业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研究创新基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等多个美育实践基地。学校还着力提升美育景观,整体规划楼名、路名,形成了孔子像、孟子雕塑等众多公共艺术作品,并将浓郁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美育景观建设之中,为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营造了沉浸式氛围。

  教职工队伍建设是提升美育的“软实力”。学校推进“演、学、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名师建设工程”,引入了教学团队制,鼓励艺术教师打破专业壁垒,跨学科、多领域学习,这为学校发展探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之源。同时,聘请艺术院团专家、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传统项目传承人等专业人士担任兼职美育教师。

  曲阜师大以社团和品牌为主要抓手,让浸润式美育校园文化氛围渗透到学生中去。学校施行美育精品社团建设计划,分层分类指导美育类学生社团,重点打造的大学生合唱团、洙泗学社、雅乐团等校级大学生艺术团,带动一批艺术类社团发展。积极践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展开了多形式的跨文化人才培养项目,策划组织、参与了内容形式多样化的系列重要国际交流。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召开音乐表演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等,开展各类艺术教学交流展、艺术家个人展。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2/4/28/art_11972_103000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