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通过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关系,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播者、捍卫者,厚植家国情感。
下好“先手棋”,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学校创建工作,探索制定出创建评估指标,从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
打造“主阵地”,健全课程体系。试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3+1”模块化管理。“3”即必学课程,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论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团结史和民族政策法规教育。“1”即自主课程:学校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按照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开设课程,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营造、家校共育等载体,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
拓展“新空间”,丰富实践活动。 充分用好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重要纪念日、志愿服务、研学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中华民族大讲坛”、“童心筑梦小讲堂”等主题宣讲活动。将每年4月的第1个星期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以“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形式开展民族联谊活动。
构建“模式网”,加强阵地建设。依托地震纪念馆、羌俗文化博物馆、大禹纪念馆等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各民族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筹措各类资金近200万元,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七一职业中学”民族团结进步长廊、民族团结大舞台,永昌小学“同心馆”等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结合“学区制”改革,规划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训中心和首批基地学校,构建以永昌学区为核心,覆盖小学至高中学段,形成城乡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